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确立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成为男女当事人自己的事情,婚姻确立的方式是恋爱,即择偶的基准确定之后,男女双方在婚姻成立之前的相互了解过程。婚姻市场理论(又称SMI理论)认为婚姻市场中存在着“寻找信息(searching)、匹配(matching)和互动(interaction)”11007783三个阶段。按照个程序,寻找信息和匹配为择偶阶段,互动阶段即为恋爱阶段。男女双方通过这个阶段进行熟识和了解,以更深入地考察对方的性格特点和价值体系。如果彼此内心形成了对对方的欣赏和仰慕,那么双方会走向婚姻的殿堂;反之,婚姻则不能成立。这个过程是必要的,通过恋爱不仅可以减少婚后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而且可以提高日后的婚姻质量。正如叶圣陶在《线下》里所说:“没有恋爱的结婚就是牢狱,活生生的一男一女就是倒楣的囚徒。”11007784
李慧波: 博士,山西左权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师从梁景和教授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现工作于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学术成果主要有《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3辑)、《是谁动了我们的婚姻——反观20世纪50年代的婚姻和家庭》、《关于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概念问题的思考》、《社会、文化与生活的探析》、《“历史都是文本”之我见》、《汉唐间净土信仰研究》、《略论中晚唐时期的弥陀净土信仰》、《魏晋南北朝之集书省述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