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昭示着全球已进入贝克所预设的风险社会,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风险的存在和影响,以及风险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强烈反差。在此背景下,由道路基础设施、环境、文化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自己或者家庭消费的“私人产品”而言的,是在农村地域范围内,农村居民消费享用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资或服务产品。
民族地区,农村,群众自治,研究报告,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谢治菊: (1978- ) 重庆合川人,管理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广东省乡村振兴智库联合会会长,广州市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减贫治理、结对帮扶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