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钓鱼岛争端后的日本对华舆情
在线阅读

中国舆情指数报告(2013)

');" class="a2">收藏

从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到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对华舆论及其国内民众对华感情总体呈现平和友好的氛围。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这一友好的舆论势头开始出现下降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并最终在2005年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调查显示,这一年日本对华舆论改变了以往正面友好的论调,转而以大量的负面评价为主,致使民众厌华情绪开始蔓延。在2010年9月发生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对华舆论更是出现急剧恶化并跌入一个历史低谷。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两国政府原本均计划在这一年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以巩固深化两国关系。但该计划却因日本右翼势力挑起的钓鱼岛“购岛”闹剧而化为泡影。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一个研讨会上表示东京都政府将“购买钓鱼岛”。同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将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对日本这一表态,中国政府表达了强烈抗议,并逐步采取了各种强有力的应对措施。此外,这一事件也致使中国民间爆发了激烈的对日抗议活动,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打、砸、抢、烧日系汽车和日本企业的过激行为。

对于由日本政府和右翼挑起的钓鱼岛争端,日本民众持怎样的看法?钓鱼岛事件后,日本对华舆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调查中心、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联合日本调研中心(NRC)自2012年8月开始,借助其在日本的全国搭车调查系统(NOS),就日本对华舆论情况连续进行了四次调查。

调查概要如下。

(1)调查对象:日本国内年龄介于15~79岁的日本居民。

(2)样本规模:有效样本量为1200人。

(3)抽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4)调查方法:入户访问(留置调查)。

(5)调查时间:

中国舆情指数报告(2013)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