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磋商与合作日渐成为解决海洋相关分歧与争端的主要方式。这一转变使得各国纷纷就如何在海洋问题的磋商与合作过程中获取优势地位,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展开了相应的探索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学者日益发现,在一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依旧在国际海洋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那些由一国文化包括理念、理论、制度等资源生成的“软实力”,也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在国际海洋问题上的“话语权”的支撑。一国在国际海洋问题上的话语权的大小、强弱,其检验标准就是其话语权的效力的大小和强弱,即在国际海洋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的作用的大小和强弱。这其中,物化层面的“硬实力”固然重要,但“硬实力”的“硬”还是“不硬”,如何认识它、评价它、看待它,即重视它还是轻视它甚至藐视它,抑或用不同的视角、立场、理论重新解构它、建构它,却往往取决于文化层面的“软实力”。鉴于此,近年来各涉海国家在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也加大了文化理念、制度、价值观等“软实力”的提升力度,在国际海洋问题上积极发声,努力提升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