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由于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全球FDI的流入,成为全球主要的FDI流入国。2009年,中国FDI流入量达950亿美元,跃升全球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而我国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0%左右。同时,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不断增加,也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影响要素”之一。本章介绍1978年以来的FDI、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演变趋势;以东、中、西部的划分为分析层面,并进一步细分为30个省份,介绍不同区域的FDI和碳排放的演变趋势,及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演变趋势,并定性归纳出若干推测。本章还为后面的章节提供原始数据,方便进行实证研究。大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关于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的划分,本书按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上的分布特征,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三大地区(不包括港、澳、台)。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发展,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山西、湖南、江西、安徽、吉林、黑龙江8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现有资料中西藏数据的缺乏,样本中剔除了西藏,包括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东部11个、中部8个、西部11个。中部地区中,由于湖南省能源消费数据的缺乏,故中部地区中不包括湖南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