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与生俱来的本土性、家庭性、规模性等特征使之更加根植于农村,更加倾心于农业,更加有利于富民。可以说,发展家庭农场是破解“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这两大世纪难题的切入点,是接轨国际农业的重要体现,是确保“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杭州具有较好的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完善,农地流转集中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渐成气候,农产品市场培育和品牌建设日臻成熟;同时,上海、宁波、武汉等地也为杭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需要尽快出台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意见,明确家庭农场培育的目标、规范和重点对象,巩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县(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农地流转机制,加强农业公共服务,引导发展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