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天主教:组织化的宗教资源
在线阅读 收藏

在草塘,虽然将白虎山观音寺划为佛教组织,将后岩观归为道教组织,但它们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神学体系和教职人员,也缺乏有组织的信徒,因此草塘的佛、道教仍然算不上有组织的宗教。草塘有组织的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它们有自己的神学体系和教职人员,以及组织化的信徒。

天主教在清朝道光末期传入贵州。道光廿六年(1846年)3月27日,罗马教皇额我略十六世正式宣布贵州为宗座代牧区,任命法国传教士范若瑟为以贵阳为中心的贵州教区主教兼四川助理主教。同年8月13日,教皇庇护九世授权四川主教推荐一人祝圣为贵州教区主教,法国传教士白斯德望被四川主教看中,推荐他就任贵州教区第一任主教。白斯德望于1847年6月由澳门经重庆到贵阳常驻传教,其主教祝圣典礼在道光廿九年(1849年)3月18日在重庆天主堂小修院由四川主教范若瑟主礼完成,此后直到咸丰四年(1853年)4月22日患伤寒病逝一直担任贵州教区主教。1053426

贵州基督教的工作开始于1877年,创办人为内地会之祝名扬(C.H.Judd)与巴子成(J.F.Broumton)二人,初以贵阳为据点,后传教工作逐渐延伸至安顺、独山、遵义、锦平、大定(今大方县)等地。1053427不过,基督教在贵州的发展速度似乎不如天主教,至1919年,贵州省报告的基督教受餐信徒为9446人,天主教信徒则有35286人,约为基督教信徒的四倍。1053428

目前,天主教在草塘公开传播,得到政府的承认;“基督教”1053429则是潜伏的组织,只是秘密流传,政府并未认可其合法性,但其作为草塘宗教市场上的一支力量是客观存在的。本章通过详细的田野资料,考察草塘天主教的发展历程,分析组织化的天主教在此过程中如何运用本土化、扩展情感依附等经营技巧和其组织资源,在草塘开疆拓土,使一种完全外来的宗教能够在此生根、发芽、壮大;分析这些经营技巧的运用与中国的传统宗教有何差别,它又带来了怎样的宗教经营的后果。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