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张家港市探索丰水地区有效节水、防污、治污之路
在线阅读 收藏

要点:2005年,张家港市被列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2007年春夏之交的太湖蓝藻暴发造成无锡自来水有臭味,一时举世震惊!但是,多少年来,江苏省从省政府到各市县一直高度重视保护水环境工作,长江沿线、太湖及其周围区域和跨流域保水、用水、治水、管水,设有专门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编制了专项规划,设有公共财政预算。近几年又在逐步建立循环用水机制,等等,最后,还是发生了2007年春夏之交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引人反思。

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水资源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和公共物品的功能。践行治水新思路,综合采取行政、工程、科技、经济、法律等措施,夯实水资源基础管理,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安全、有效的节水、防污、治污途径,积极探索丰水地区节水、防污、治污途径。

建立并完善水资源取、供、用、排、回用全过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施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建立单元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河网地区水资源配置和污染控制的有效调控机制,逐步为中远期探索初始水权分配的有效形式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水资源量和质全面监管机制,完善监督举报制度等监管机制,最关键的是建立区域水资源审计核算体系,其中包括用水、排水收费制度和相应的治水、管水、循环用水及相关民间水利协会活动经费等的核算。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循环型节水防污机制,努力引导社会合理用水,构建“节制取用—集约高效、清洁利用—再生利用”的循环利用方式,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并控制在承载能力之内,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空间。同时完善水生态环境健康循环体系,通过优化水网结构,建立有效的水循环体系,加强水系沟通和长效管理,实施河道轮浚和生态修复,并实施引江,促进水体流动,提高水系自净能力,以增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进一步有效地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水资源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广大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让公众广泛参与水资源管理和节水防污建设的各项工作。

张家港市虽地处江南水乡,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是由于地处太湖流域下游,受纳了周边地区污染极为严重的排水,加上本地污水排放,直接加剧了水质污染,导致水资源有效供给不足,水环境恶化与水质型缺水等问题,对张家港市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制约和潜在的威胁。因此,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治水新思路,综合采取行政、工程、科技、经济、法律等措施,夯实水资源基础管理,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安全、有效的节水、防污、治污途径,积极探索丰水地区节水、防污、治污途径。

多年来,张家港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携手在社会用水环节建立起集约、高效、清洁、循环的用水方式,节约资源,减少污水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腾出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容量空间;同时努力完善水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通过资源的集约、高效、清洁、循环再利用和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张家港市多年来一直是探索丰水地区有效节水、防污、治污之路的开拓者,是江苏省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循环型节水防污机制,努力引导社会合理用水,构建“节制取用—集约高效、清洁利用—再生利用”的循环利用方式的范例城市之一。张家港市的理论和实践,为今天这个缺水的时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