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作了专门部署,《决定》指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1068947那么,政府部门应如何合理使用新媒体,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讲。
第一,要清楚中国媒体目前所面临的格局。数据显示,西方四大通讯社——法国新闻社(法新社)、英国路透社、美国联合通讯社(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每天发出的新闻量占据世界新闻发稿量的80%,西方50家媒体跨国公司占据世界95%的传媒市场,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1068948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英语占90%,法语占5%,西班牙语占2%,剩下的为其他语种。1068949面对当前的格局,中国媒体想要在国际上获得发言权,引导世界舆论,当务之急是加大英语等外文信息的传播量。中央电视台已开通了英语频道、法语频道,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媒体应该更加开放,注重与国际接轨。
第二,政府新媒体使用中存在“菜刀效应”。新媒体就像一把菜刀,听起来可怕,但是如果使用得好,也可以做出美味佳肴。新媒体本身并不具有危害性,但是如果使用不得当就会对政府管理产生负面效果。当前,一些政府官员对新媒体避之不及,就是因为对新媒体太不了解,不知如何合理使用新媒体。政府部门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
第三,中国媒体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经济学上有“贸易逆差”1068950一说,我们在新媒体的使用上也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以新浪微博为例,目前,已有包括联合国、美国驻华使领馆、英国驻华使领馆等在内的300多个国际组织以及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等在内的近200位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开通了新浪微博,1068951他们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平台,在微博上和中国网民进行互动交流,传播其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他通过联合国新浪微博与网友进行过两次在线交流,倾听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就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对比中国政要、机构组织对Facebook、Twitter等国外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不难看出中国政府部门在新媒体使用上存在着巨大的“逆差”。各级政府部门应尽快在社交媒体上开通官方账号,借助新媒体建立日常交流平台,方便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交流。
第四,党中央强调要“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内国际传播能力”1068952。目前,中国的对外传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外传播不是宣传,而是传播,所以不能只有正面报道,没有负面报道;不能只有国内报道,没有国际报道;不能只对内传播,不对外传播。二、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周期不断缩短,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增强快速反应意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新媒体的崛起,使得危机公关中的“黄金24小时”法则1068953渐显无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政府处理突发事件“黄金4小时”法则,即看到负面信息,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4小时内完成危机公关。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黄金4小时”法则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网络宣传办提出了“黄金1小时”法则,即面对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这给政府部门危机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要让网民说话。国际舆论学上有“公众外交”1068954一词,提到社会的组成部分——公众,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升,网民成为公众外交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把网民发言的“排气孔”“减压阀”堵上,整个社会就如同一个高压锅,沸腾的民意无法合理地表达,后果不堪设想。政府部门应畅通网民的发言渠道,开辟多种沟通途径,以确保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