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外来流动人口,一般是指从外地流入城市,在城市中就业和居住,但不具备所居住城市户口的人。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目的千差万别,但最主要的是以就业为目的而进入城市。因此常常将他们称为“外来劳动者”(或“外来劳动力”)。同时,尽管外来劳动者在城市中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但他们当中最多的还是那些来自农村,在城市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普通劳工,因此有时又将他们称为“外来民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这些外来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外来劳动者在城市中的就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在外来人员中已经不乏在城市中获得稳定的就业与定居者,有些甚至还在经济上相当成功,但从总体上看外来劳动者仍然是城市中就业不稳定、收入较低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长期以来,外来流动人口一直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社会福利体系中,他们尽管长期生活在城市中,但一般都无法享受到普通城市人的福利待遇。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外来劳动者在城市中就业和生活的现象将长期持续下去。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加快,外来劳动者进入城市的数量将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外来劳动者在城市中就业和居住的时间将越来越长,并且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他们所就业和居住的城市当成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居住地。因此,城市政府将来很难再将他们只当成临时性的劳动力。相反,各个城市中都不得不逐步将他们纳入到城市居民的范畴中,认真解决他们就业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各个城市在加强对外来人员管理的同时,也更加注意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逐步研究解决他们的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2001年11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在承担中英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UHPP)项目的基线调查过程中,对成都和沈阳两个项目市及其四个项目区中的外来流动人口的健康服务方面的情况做了调查。UHPP项目是受英国海外发展署(DFID)援助的项目,其基本目标是促进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并在其中为城市中的贫弱群体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该项目已确定了中国四个城市为项目市,在其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和贫困救助。我们此次所承担的调查任务是UHPP项目在成都和沈阳项目区中基线调查的一部分。这两个项目市中各包括两个项目区,即成都市的武侯区和锦江区,沈阳市的铁西区和和平区。
本次调查工作重要目标一是通过定性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项目区中贫弱群体的基本情况,二是对项目区中与贫困救助有关的政策体系做出深入的分析。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个案访谈和焦点小组的方法,共访谈了95位居民。由于UHPP项目比较关注将外来流动人口纳入社区医疗服务对象的范围。在此次基线调查中外来流动人口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人群。在调查中我们在四个项目区大致了解了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并在个案访谈和焦点小组中重点调查了18位外来流动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