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内地农村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过去20多年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些根本性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正在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迈入新世纪之机,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许多农民依然缺乏长期的、完整的、有法律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对农村乱收费和农民不合理负担居高不下的问题依然没有治本之策;农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势单力薄,谈判地位低,信息不灵,在交替出现的“买难”和“卖难”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遭受巨大的利益损失;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日益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内地农业正面临着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农业基础地位还相当脆弱,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部门;乡镇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城镇化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分割体制依然没有彻底冲破等等。
在本章中,我们着重对内地农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