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时空交汇与互动
在线阅读 收藏

经济全球化浪潮催生和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崛起为经济全球化推波助澜。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与经济全球化的时空交汇、互动和整合中加快崛起,是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进程之一。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秘书长鲁本斯·里库佩罗(Rubens Ricupero)指出:“无论根据何种标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过程都是近几十年中最令人瞩目,最富有戏剧性,也最引人入胜的经济发展过程。”11122363

2004年9月,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表明,在1980~1990年和1990~2002年这两个时间段里,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3%和9.7%。2003年中国遭遇“非典”(SARS)袭击,全年GDP仍比上年增长9.1%。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和这么高的增长速度的持续发展,重现了战后世界经济史上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奇迹”以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而且中国是一个更大规模的经济体,因而引起了世界瞩目。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从世界第33位上升到第4位,进口从第24位上升到第3位,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从1993年至今连续11年,中国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最多的国家。2002年和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FDI连续两年超过500亿美元,截至2004年8月底,协议利用FDI额累计突破了1万亿美元。作为国际资本青睐的投资地,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家在中国投资了项目。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新的世界工厂”和最开放的潜力巨大的“世界市场”11122364。中国已经开始在国外直接投资,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净额为332亿美元)11122365

1979~2003年,中国人均GDP从181美元提高到1100美元。20多年里,中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走上小康之路。中国普通百姓也从他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中亲身感受到了国家崛起的脉动,20多年里大众消费“三大件”实现了从“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住房、汽车、国外游”的“三级跳”。他们说: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1989~2003年的14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75.7元增加到8472元,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从601.5元增加到2622元,分别增长6.16倍和4.36倍。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达到1.2万亿元,估计到2010年将有1亿户中等收入家庭,即资产在7万美元以上的家庭。中国已经从世界银行划分的“低收入国家”升级到“中低收入国家”。中国可以被发展经济学作为最大和最成功的案例,联合国贸发会议称赞中国为“成功国家”(winner countries)11122366。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2003年GDP总量居世界第7位,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111位,到21世纪中叶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让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殷实、更加富足的小康生活,是中国发展的下一步目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尤其不平衡,东部沿海五六个省市——“长三角”与“珠三角”,就占了全国GDP总值的一半以上。这里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先头部队”,这里率先领跑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与世界经济的整合也必须从这里开始。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