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是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事实。2014年,全球平均的地球表面温度再创新高,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本文利用1850~2014年的陆表气温、海表气温、海洋热容量、降水、海冰范围等气候系统的观测资料,从气候变化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全球地表气温、海洋热容量、关键区域地表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揭示了最暖年气候观测与监测的观测事实。同时,本文从人类活动与海洋强迫等因子出发,分析了导致最暖年出现的可能机理。最后,提出了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
国际气候制度,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家自主贡献,适应,碳交易体系
周兵: 周兵,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从事气候变化监测诊断工作。
聂羽: 聂羽,国家气候中心工程师,从事中高纬气候动力学研究工作。
王朋岭: 王朋岭,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从事区域气候变化与气候环境演变研究工作。本文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95390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