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在线阅读

表6-1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及其亚层人数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续表6-1

表6-1的数据说明:①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达486.76%,是9大社会阶层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阶层。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集中体现。②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也不相同。其中,非公有制单位已从无到有;城镇集体单位增长了12.16倍;国有单位仅增长了3.79倍。③在社会地位的评价方面,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合计”评分,仅次于管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居于第三位,其中“劳动就业”和“文化技术”均居于第一位,“行业职位”、“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等项也都评价较高。④在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内部各亚层之间,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得分最高,非公有制单位次之,城镇集体单位最低,总的来看差距不大,最大差距仅3.43分。但是,如果按照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划分亚层,则差距较大。其中,中级与初级就相差7.11分,如果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其差距可能会更大。

在全县,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制度是1977年以后逐步恢复的。因此,1978年以前的专业技术人员,绝大多数都没有正式评聘专业技术职称。1983年,经人事部门正式评审、有关单位正式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仅1606人,全市专业技术职称仅有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畜牧技术、卫生技术、会计、统计、图书和中专教师等8个系列。到1998年,专业技术人员猛增到29021人,专业技术职称的系列又增加了经济、律师、公证、新闻、出版、翻译、体育教练、播音、档案、文博、工艺美术、实验、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技工学校教师等15个系列,由于原畜牧技术系列已并入农业技术系列,因而1998年的专业技术系列已达22个。1998年经人事部门和有关单位正式评聘的29021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情况见表6-2。

表6-2 1998年专业技术人员分布情况

表6-2的数据说明:①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最大,占47.5%;企业单位次之,占44%;行政单位最少,占8.5%。②在不同所有制的单位中,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最大,达75.3%;集体单位次之,占17.2%;非公有制单位最少,仅占7.5%。这是与全县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致的。③在不同的系列中,教学类所占比重最大,达44.4%;经济业务类次之,占28.3%;工程技术类第三,占12%;卫生技术类第四,占9.9%,四类合计占94.6%。这是全县经济技术含量不高的集中反映。④在不同级别专业技术职称中,高级占2.2%,中级占27.1%,助理级占46.5%,员级占24.2%。其中,行政单位的高、中级职称比重最大,分别占9.65%和54.82%;事业单位的高、中级职称比重次之,分别占1.95%和25.26%;企业单位的高、中级职称比重最小,分别占0.96%和23.80%。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单位非常缺乏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单位却集中了过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这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说明行政单位很可能是利用职权,占用了过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名额,从而影响了企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

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一般由5个部分组成:一是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据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的几个系统,年人均工资都有较大提高。1978~1998年科技服务系统已由628元提高到6325元,提高了9.07倍;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系统已由620元提高到6768元,提高了9.91倍;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系统更由633元提高到8292元,提高了12.1倍。二是国家或单位规定的岗位津贴。1978年,岗位津贴种类少,水平低,而且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到1998年,岗位津贴不仅种类增加,水平大大提高,而且金额的差距也逐渐扩大。如医疗卫生系统就有卫生、护龄、放射等津贴,每人每月每项津贴最少的有30元,最多的达60元。其他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岗位津贴。三是部门或单位的奖金、补助和物质福利。1978年,部门或单位的补助、物质福利很少,而且一般实行平均分配。1998年,部门或单位的奖金、补助、物质福利则大大增加,有的还发放单位工资,而且基本上都按专业技术职务的高低发放,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收入差距往往都超过了一倍。四是个人从事第二职业的收入。如在业余时间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家教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从事科学研究、讲学、写作,等等。这部分收入因人而异。五是收“红包”等灰色收入。这种收入虽不普遍,但确实存在。特别是对那些热门专业技术人员(如水平较高的外科医生、胜诉率较高的律师等等)来说,这类灰色收入往往是他们收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国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按现行工资20%投保,参加了医疗保险;企业单位中只有48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国有企业单位按月工资20.5%投保,城镇集体企业单位按月工资19%投保)。凡在农林水部门和乡镇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并每月给予血吸虫疫区津贴10元(全县是血吸虫疫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每月100元),4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每月80元),6人享受孝感市政府专项津贴(每月50元),16人享受全县市政府拔尖人员津贴(每月30元)。

不同性质、不同所有制、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系列、不同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1978年,收入差距一般都很小,1998年,差距已大大扩大。例如,国合商业专业技术人员年均工资为4245元。全县纺织集团总公司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年均工资5400元,中级4440~4920元,助理级3360~3840元。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均工资6720元。私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均工资,一般是8000~9000元,最高可达到11000多元。全县市人民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均工资,正高11940元,副高10680元,中级9144元,助理级8148元,员级7740元。这就是说,专业技术人员仅工资收入之间的差距就已扩大到一至两倍,如果加上其他收入,其差距就会更大。

');" class="a2">收藏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主的社会群体。它包括3个亚层:①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②城镇集体单位专业技术人员;③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或者: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②中级专业技术人员;③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978~1998年,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及其亚层人数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评价情况,见表6-1。

表6-1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及其亚层人数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续表6-1

表6-1的数据说明:①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达486.76%,是9大社会阶层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阶层。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集中体现。②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也不相同。其中,非公有制单位已从无到有;城镇集体单位增长了12.16倍;国有单位仅增长了3.79倍。③在社会地位的评价方面,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合计”评分,仅次于管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居于第三位,其中“劳动就业”和“文化技术”均居于第一位,“行业职位”、“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等项也都评价较高。④在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内部各亚层之间,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得分最高,非公有制单位次之,城镇集体单位最低,总的来看差距不大,最大差距仅3.43分。但是,如果按照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划分亚层,则差距较大。其中,中级与初级就相差7.11分,如果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其差距可能会更大。

在全县,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制度是1977年以后逐步恢复的。因此,1978年以前的专业技术人员,绝大多数都没有正式评聘专业技术职称。1983年,经人事部门正式评审、有关单位正式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仅1606人,全市专业技术职称仅有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畜牧技术、卫生技术、会计、统计、图书和中专教师等8个系列。到1998年,专业技术人员猛增到29021人,专业技术职称的系列又增加了经济、律师、公证、新闻、出版、翻译、体育教练、播音、档案、文博、工艺美术、实验、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技工学校教师等15个系列,由于原畜牧技术系列已并入农业技术系列,因而1998年的专业技术系列已达22个。1998年经人事部门和有关单位正式评聘的29021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情况见表6-2。

表6-2 1998年专业技术人员分布情况

表6-2的数据说明:①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最大,占47.5%;企业单位次之,占44%;行政单位最少,占8.5%。②在不同所有制的单位中,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最大,达75.3%;集体单位次之,占17.2%;非公有制单位最少,仅占7.5%。这是与全县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致的。③在不同的系列中,教学类所占比重最大,达44.4%;经济业务类次之,占28.3%;工程技术类第三,占12%;卫生技术类第四,占9.9%,四类合计占94.6%。这是全县经济技术含量不高的集中反映。④在不同级别专业技术职称中,高级占2.2%,中级占27.1%,助理级占46.5%,员级占24.2%。其中,行政单位的高、中级职称比重最大,分别占9.65%和54.82%;事业单位的高、中级职称比重次之,分别占1.95%和25.26%;企业单位的高、中级职称比重最小,分别占0.96%和23.80%。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单位非常缺乏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单位却集中了过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这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说明行政单位很可能是利用职权,占用了过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名额,从而影响了企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

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一般由5个部分组成:一是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据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的几个系统,年人均工资都有较大提高。1978~1998年科技服务系统已由628元提高到6325元,提高了9.07倍;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系统已由620元提高到6768元,提高了9.91倍;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系统更由633元提高到8292元,提高了12.1倍。二是国家或单位规定的岗位津贴。1978年,岗位津贴种类少,水平低,而且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到1998年,岗位津贴不仅种类增加,水平大大提高,而且金额的差距也逐渐扩大。如医疗卫生系统就有卫生、护龄、放射等津贴,每人每月每项津贴最少的有30元,最多的达60元。其他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岗位津贴。三是部门或单位的奖金、补助和物质福利。1978年,部门或单位的补助、物质福利很少,而且一般实行平均分配。1998年,部门或单位的奖金、补助、物质福利则大大增加,有的还发放单位工资,而且基本上都按专业技术职务的高低发放,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收入差距往往都超过了一倍。四是个人从事第二职业的收入。如在业余时间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家教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从事科学研究、讲学、写作,等等。这部分收入因人而异。五是收“红包”等灰色收入。这种收入虽不普遍,但确实存在。特别是对那些热门专业技术人员(如水平较高的外科医生、胜诉率较高的律师等等)来说,这类灰色收入往往是他们收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国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按现行工资20%投保,参加了医疗保险;企业单位中只有48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国有企业单位按月工资20.5%投保,城镇集体企业单位按月工资19%投保)。凡在农林水部门和乡镇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并每月给予血吸虫疫区津贴10元(全县是血吸虫疫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每月100元),4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每月80元),6人享受孝感市政府专项津贴(每月50元),16人享受全县市政府拔尖人员津贴(每月30元)。

不同性质、不同所有制、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系列、不同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1978年,收入差距一般都很小,1998年,差距已大大扩大。例如,国合商业专业技术人员年均工资为4245元。全县纺织集团总公司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年均工资5400元,中级4440~4920元,助理级3360~3840元。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均工资6720元。私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均工资,一般是8000~9000元,最高可达到11000多元。全县市人民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均工资,正高11940元,副高10680元,中级9144元,助理级8148元,员级7740元。这就是说,专业技术人员仅工资收入之间的差距就已扩大到一至两倍,如果加上其他收入,其差距就会更大。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