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原为中型国有企业的改制案例调查的结果。这家企业在其所在地区的国有企业中,属于改制较早起步的,又因为其改制的某些特殊性,引起了高层领导人的关注,造成一场不大不小的改制风波。在经过了一波三折的波动之后,这些都算是平息了。我们对于这个案例的兴趣则在于,从这个企业的民营化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企业改制的复杂性和艰难性,看到改制的企业是经过了怎样的摸索过程走过来的。
刘小玄: 1953年南京出生。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经济系,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5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微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长期以来从事企业实证研究,包括大量的企业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工作。近期主要代表作有:《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企业边界的重新确立:分立式的产权重组》,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技术进步和最佳实践》,载《经济学季刊》2002年4月。《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和市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中国企业发展报告(1990-200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中国企业的民营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