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公有制的经济学分析
在线阅读 收藏

所有权可以从法律或经济关系两个角度来把握,所有制是从经济关系角度把握的所有权。公有制的经济学含义是指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用来实现共同利益关系,每个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特殊占有实现自身的利益,其利益的实现只能依据其主观努力——劳动。从根本上说,公有制强调的不是占有的共同性,而是实现利益的共同性,其反对的不是现实占有的不平等,而是引起的利益关系的不公平性,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平均占有生产资料,而是调节占有不平等引起的级差收益,其反对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实现这一利益的手段——凭借生产资料特殊占有剥夺他人的劳动。私有制是公有制的对立物,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反对的不是私有制,而是“私有化”,即产权的私有化。用邓小平生产力理论来分析社会主义公有制,它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必然与非公有制长期共存,在所有制结构中,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运行质量或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占优势,而非“数量占优势”。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凡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