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与经济的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这篇论文研究的是中国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尤其是就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现在已是半个多世纪了,中国从一个典型的发展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粗钢铁生产,已从1949年的世界排名第26位发展到1996年的世界排名第1位;电力从1949年的世界排名第25位转变为1996年的世界排名第2位;化肥、水泥、电视机的排名顺序分别在1998年、1996年、1996年成为世界第1位。其结果是,中国的GDP在2001年已达到了世界的第6位。从经济的规模来看,中国已经迈进了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但是,从每个人平均占有的GDP的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到2001年每个人平均占有GDP还不足1000美元,属于典型的经济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一个有着占世界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的农业大国,在农村人口里存在着巨大的以亿人为单位计算的剩余劳动力。再加上城市中的几千万失业和半失业者,可以说潜在的失业者合计有数千万人。这些问题伴随着生产力的上升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剩余劳动力不仅对社会和经济的安定有一定影响,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在这个意义上,随着中国人口增加,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论文的论点就是为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主张需要维持高的增长速度,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最为重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