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是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东北三省是我国最早建立起来的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毗邻多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优势。东北三省的经济基础,是建国初期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由国家重点投资建立起来的,三省有共同的产业特点,有共同的发展经历,在国家的指导、控制和扶持下经历了共同的发展历程,也有着与共和国紧密相连的命运,曾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创下过辉煌的业绩。东北三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2年,东北三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603亿元,占全国的10.03%,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12亿元,占全国的15.91%,国有大中型企业1042家,占全国比重的16%。东北三省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2年,三省粮食总产量6625万吨,占全国的14.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又都共同经历着传统体制僵化,产业结构老化,国企包袱沉重,国有资产闲置,职工下岗,人才外流,地区整体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1978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到2002年,三省在全国排位分别下降到8、10和14位。
几十年来,辽、吉、黑三省在国家宏观战略指导下,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发展地方经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对老工业基地自身发展的困境,坚持服从大局,创造条件,积极应对,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之与西部开发并列为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这为东北经济的发展和再一次辉煌,带来了新的契机。有专家指出,东北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区之后的第四或第五个经济增长极。那么,东北三省的现状如何?东北三省能否振兴?我们利用比较方法,对于三省的自然、社会、经济等状况,发展历史及其未来趋势等进行分析,对三省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以期找到推进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当然,限于时间关系,尽管比较研究是表面的浅显的,但却是第一次对东北经济进行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这无疑对研究东北三省经济,研究中央政策落实及推动东北三省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