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1993~1996年关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讨论
在线阅读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凭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灵活机制,迅猛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乡镇企业的相对优势逐步弱化,同时面临着“泥饭碗铁化”等内部机制退化问题,企业制度本身的某些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如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社区特征强等。针对这些问题,乡镇企业制度的改革是从借鉴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思路,在企业的经营机制中引入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的。进入90年代,在第一轮承包经验的基础上,乡镇企业制度的改革逐步转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发展股份合作制为重点,进行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的新一轮制度创新。本文对我国学术界和经济界就这方问题的讨论作一简要介绍。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