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农民阶级”的动迁流变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超经济力量控制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但由于人口流动很少,农民的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基本保持一致。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政府超经济力的干预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一部分从事工业生产的农民出现了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不相一致的问题。随后,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采取了严格控制,这样就基本上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农村改革的方针和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工业也发展起来,大批农民开始脱离土地,由农业生产者转入其他职业。农民的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发生明显冲突。由此,我国的“农民阶级”队伍开始了动迁流变。

本章考察福清市“农民阶级”的动迁流变,研究所使用的资料以本课题组2000年在福清市实施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和典型访谈调查材料为主。发放问卷调查样本量1224份,农村612份,城镇612份;回收的有效农村问卷611份,城镇问卷381份。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