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掲晓,不出意料,当选的又是年过七旬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与去年一样,吴先生也是十位入选的人物中惟一的学者。
令人感慨的是,去年吴敬琏的当选凭的是经济学家的良心,那一句中国股市“黑不得”令全中国的股民掌声雷动;而今年吴敬琏先生的当选凭的还是经济学家的良心,年初由五大经济学者联手发起的那场质疑性的大讨论,再一次将吴敬琏先生关于中国股市连赌场都不如的论断摆到了包括决策者在内的所有中国公众的面前。换句话说,吴敬琏今年的大奖其实是那五位学者抬举的,因为在这场被动的防守反击中,吴敬琏并没有什么新的惊世骇俗的讲话,重复的都是他老人家已经集册出版的著作中的思想。
经济学家是干什么的,他们于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良心何时成了经久不衰的卖点,水皮百思不得其解。
吴敬琏的为人当然是令人尊敬的,CCTV的领奖词中有一句评说吴敬琏是“一个纯粹的人”,这种极端的评价已经逼近我们对已故总理周恩来的歌颂。但说来说去,这是在评论一个人,吴先生的做人标准和准则于中国经济又有多大的影响呢?
这至少说明两点:
一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乏善可陈。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在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我们看不到学术界有什么有价值的经济思想和振兴方略。就是吴敬琏先生本人其对中国股市的评价和认识也并不高于任何一位理性的散户股民,类似“吴市场”这样能体现经济学家价值的理论少得可怜,与火热的中国经济现实相比,我们的经济学研究显得太苍白,太幼稚。吴敬琏在回答网民的提问时坦率地回复无力角逐诺贝尔奖,水皮认为是恰如其分的,也是理性的,但是,中国的经济学者难道就吴先生一人吗?
二是,我们的企业家乏善可陈,不管有多大的水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下,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增长本身就是奇迹,而创造经济神话的主体就是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以及统领这些企业的企业家们,但是两次年度评选的结果都令人失望,我们看不到吒咤风云的财界领袖和业界精英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表现出来的巨大推动力和示范效应,海尔也许是个例外,张瑞敏夺走了央视国际网络公众投票产生的年度公众人物奖,而联想到前些时间也是《经济半小时》评选的中国最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中只有海尔一家入选,张瑞敏事实上是具备了领袖地位的,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并没有赋予其亚柯卡当年之于美国经济振兴所扮演的那种历史角色。张瑞敏也还将韦尔奇的自传当作自己的教材,缺乏的依然是舍我其谁的勇气。
吴敬琏蝉联年度大奖既可喜又可悲。可喜的是吴先生,做人做到这一点也算是登峰造极;可悲的是我们大家,一来良心于我们还是那么的珍贵,二来,牛哄哄了半天的中国企业家们风头竟然抢不过一个学者,一个事实上乏“新”可陈的老者。
[2001-12-31 4:24:25 水皮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