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资本市场期待理念目标与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收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快速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在金融面上,资金相对过剩与资金相对短缺并存,对绝大多数缺乏资金的企业来说,真正短缺的不是债务性资金而是资本性资金。资本性资金不可能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机制来形成,只能通过资本市场机制来形成。由此,加速资本市场发展,实际上成为解决资金相对过剩和资金相对短缺这一矛盾的主要机制。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不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公司并购、资产重组或是高新技术发展都需要有足够的资本性资金支持。由此,资本市场实际上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机制,加速资本市场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所谓“新兴”,是指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成长的历史还不长,带有明显的“发展中”特点;所谓“转轨”,是指消解计划机制的影响还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项急迫而艰巨的任务,其中包括改革审批制、改变运用行政机制“调控”市场运行、实现股份全流通、放松产品创新管制和市场准入的管制等。上述这些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加入WTO以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就已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我们解决“新兴加转轨”问题已经时日不多。

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推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要避免由计划经济体制“复归”所引致的反复和曲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符合市场经济取向的基本理念,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资本市场体系的基本目标,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按市场规则要求构建的新机制。这种理念、目标和机制的创新,是中国资本市场稳步快速发展的基本点。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