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农地利用之时间变动
在线阅读 收藏

台湾之农地利用,系以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分水岭(见表7-1),在该时期之前,农村之劳动仍有剩余,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农地利用不断趋向集约。此种集约利用农地之方式有二:一为增加农地利用日数,尽量栽培作物,使单位农地面积上,作物面积大幅增加,而使农地没有休闲之日;一为在单位作物面积上,多投入劳力及资本,以增加作物之产量。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商业之发展可以提供较多之就业机会,农业剩余劳动消失,农地利用因客观条件之改变,逐渐走向粗放,单位农地上之作物种植面积开始减少,而单位作物面积上所投入之劳动量亦下降,而以资本替代。但1974年因政府实施加速农村建设重要措施,农业受到激励,作物面积曾短暂小幅回升,而自1976年起,即持续快速降低。本章之重点,即在分析台湾作物种植面积之时间演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