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农村土地利用管理
在线阅读 收藏

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土地管理是人类对土地施加的一切活动,涉及的面非常广,包括人类利用和管理土地的各种过程和结果。土地利用管理就是依据土地的自然特性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是各级政府按照国家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它主要是对农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等进行管理,并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以及土地利用的日常监督和调控来实现。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行组织和必要的监督。土地利用管理包括:指导、审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实施计划,并督促规划按计划实施;在土地法规指导下,督促一切用地单位遵守法纪,合理利用土肥,组织安排土地资源的开发(包括荒地的开发);运用监测手段、调查统计手段等对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全面开展监督工作。三者在实际工作中相互关联,相互衔接交叉,彼此促进,推动土地管理工作的展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管理的目标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当今,土地利用管理的目标是使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持续发挥。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土地管理就是研究如何使土地管理达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随着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加深,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问题,而人口问题的实质是过多的人口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何提供给人类足够的食品。而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最集中地体现在土地的承载力上。广义的土地概念,实质上就是一个以土地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土地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地球上已经没有良好的土地可以被开垦,人口的不断增长,迫使人类开垦一些不太适宜耕种的边际土地,结果造成了资源的破坏与环境的退化。土地生态系统承载力破坏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保护已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93年FAO发表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指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同时考虑:①保持和提高生产力;②降低生产风险;③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和水质的退化;④经济上可行;⑤社会可以接受。这五个目标构成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框架。

随着全球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意味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置身于全球的大格局之中,区域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性将显著增强。这就要求在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区域自身的特性与发展需要。而且应考虑更大区域,以至全球社会分工协作需求,即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知识经济的最大特征是能够改变传统的以土地生态系统资源消耗为经济增长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不断更新的智力资源基础之上。在工业经济时代,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在竞争的环境中,土地资源会向着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不断重新配置,从而逐步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在先进的科技手段武装下,土地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均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能力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对土地资源价值观的变化,至少有三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土地的多种功能受到全面重视和利用;二是人类干预土地利用的能力增强;三是人类保护土地资源自觉性和能力提高。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土地利用干预能力的增强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如何把握知识经济时代土地资源利用的特征,协调好人地关系,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关键。

由于农业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以及随着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口的增加,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地与非农用地使用比较收益的悬殊,以及农地与非农地的使用特性和管制条件的极大差别,使农地的保护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成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农地是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没有农地的合理利用管理,就不可能有土地的合理利用。因此农地是利用管理的核心。农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地地籍管理、农地利用管理、农地买卖管理、农地转用管理。农地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农地。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广义的农地利用管理应包含农地管理的全部内容。狭义的农地利用管理主要是指对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等进行管理。

农地利用管理有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法律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是国家在管理农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用法律手段调整人地关系,创造并保持能够对农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社会环境条件,规定人们在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农地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管理措施、制度和机构,以及违法行为应付的法律责任及追究责任的程序。经济管理就是运用经济的手段与方法来管理和保护农地,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利益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形成土地利用的合理行为,从而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行政管理就是采用行政的手段和方法,对农地开发、利用、整治等活动进行管理。农地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农地的开发、整治的组织、领导、规划、实施、协调、监督等。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