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分报告三:资本账户开放和中国的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收藏

资本账户开放是指一国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下的交易没有限制,也就是一国货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章程第六条第三款的规定,为管理国际资本流动,IMF成员可以采取必要的资本管制措施1166004。由于这项条款,尽管IMF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鼓励成员国放弃资本管制,允许资本项目下的完全自由交易,但是,这项规定否定了成员国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义务。因此,在实践中,各国官方无论是否已经宣布开放资本项目,都会根据本国当时的需要对其进行或多或少的管制。所以,资本账户开放事实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货币政策的定义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黄达,1999),狭义的货币政策通常是指货币政策目标、影响货币供给或利率的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效果等三部分;广义的货币政策不仅包括狭义货币政策的内容,而且包括各种影响金融系统发展、利用和绩效的制度、措施。在此提出这种简单的概念划分是因为,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证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当资本账户也开放时),不仅有必要进行一般的狭义的货币政策分析,而且需要研究涉及货币当局管理模式的广义的货币政策。

讨论资本账户开放下的货币政策属于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的范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政策目标、传导渠道以及政策效果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政策目标上看,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政策当局不仅面临着如何达到内部均衡的问题(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而且面临着如何实现外部均衡的问题(国际收支均衡)。根据丁伯根法则(Tinbergen Rule),为达到几个政策目标就必须有等数目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包括:开支变更政策(货币、财政政策)、开支转换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如果政策工具的数目少于政策目标的数目,例如,用单一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两个目标,结果只能顾此失彼。所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讨论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问题,必须讨论任务分配问题(Assignment Problem),即各种政策之间的配合问题——这是同封闭经济所不同的。至于资本账户开放时的情形,它在政策目标上同资本账户没有开放时是相同的——都需要解决内部和外部均衡问题,所不同的是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机制。

本文首先分析资本项目开放后货币政策应该针对的最终目标,主要按照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并且,在固定汇率制中还得注意开放的大国和小国以及储备货币国和非储备货币国的区别;随后,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讨论,关于中间目标需要比较货币量、利率和汇率的优缺点;最后,分析资本项目刚刚开放后可能发生的资产泡沫,指出货币当局应当及时改变金融监管模式,并采取稳定信贷规模的货币政策。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