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发达的社会和经济统计系统已经成为了政府决策的信息反馈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社会和经济产出的统计和测量,统计部门给政府的决策者及社会公众提供了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健康和公众政策是否成功的信息。政府部门常常以这些信息作为参考来制定政策和重新分配社会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是以国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成功与否的。由于这一指标只是局限于经济领域内来进行测量,因而已经招致了众多的批评。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建构综合的社会福利综合指数或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政府和学者纷纷尝试着运用这样一种综合指数来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状况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概括性的描述和测量,以避免国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的作用就是对生活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它围绕着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来测量人们生活需求中各个方面的满足程度和人类的贡献能力。但是在建构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的过程中,有一个难题一直在困扰着各国的研究者——如何将不同的权重赋给不同的指标,即如何确定不同的指标对综合指数的重要程度。权重分配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综合指数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综合指数是否有必要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得到世界各国学者所公认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