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且也意味着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对于老工业基地劳动者个人来讲,从长远看,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好就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推动和促进人的素质发生新变化,即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的高级化;好在人们祖祖辈辈总也摆脱不掉的那种艰苦笨重的体力劳动,将会在社会上逐步消失。老工业基地同时出现的劳动力过剩和就业难问题,是经济形态转换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一种暂时的不适应。随着发展知识经济,这个问题将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要看到,人的素质提高后,反过来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齐建珍: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系、法国南锡高等矿业工程学院。长期从事政策咨询研究工作,潜心于区域战略,先后主持20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软科学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中国发展研究奖一、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论文一等奖。多项政策咨询建议被国务院和省政府采纳。主编了《重振雄风》、《跨世纪战略选择》等七部著作,发表了百余篇论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省优秀专家,被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沈阳工业学院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