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前言
在线阅读 收藏

区域经济是大国经济中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于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的中国来说,其重要性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区域经济也进入了总体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新的地域格局,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伴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人类正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发生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企业将成为区域经济运行中的真正主体,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新格局将逐步形成。这一切都要求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在新时期的运行规律和发展前景,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优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对区域经济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系统分析,给予科学答案,以促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协调演进,并为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提供对策建议。

本书就是从上述认识出发,对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论和发展历史、现状、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在21世纪中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并对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提出科学依据的一个大胆尝试。

本书由一个研究小组集体完成,该小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领导小组组长、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京文教授领导,由6名专攻区域学的博士组成。各章撰写分工是:覃成林(博士、河南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系副教授)撰写第一篇共5章;李青(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撰写第二篇和第十七章共5章;周立云(博士、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处长)撰写第十、十一、十六、十九章共4章;叶裕民(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撰写第十二至十五章共4章;王青云(博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撰写第十八、二十章共2章;刘勇(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预测部副研究员)撰写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共3章。全书由李京文、李青负责统稿。

由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和受水平、时间的限制,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1998年8月18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