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的各章中,我们不仅回顾了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情况及经验教训,而且以一个我们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中国产业发展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政策模拟和定量分析,并对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产业发展政策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分析。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在十四大上,我党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具体贯彻落实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制定了具体的战略措施。这个《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决定》提出了一系列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等。这些方针政策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特别与我们这里的分析有关的是,《决定》在阐述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时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以上我们引述的《决定》中的有关段落,已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产业发展政策的关系的基本点阐述得相当清楚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展开更广泛和更细致一些的讨论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