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美国的产业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收藏

自由企业制度和竞争机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础,也为美国历届政府所遵循和强调。但是,美国政府也制定自己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指导和调节。美国政府对经济政策的认识和制定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本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席卷欧美国家的经济“大萧条”,使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也有失灵的时候,政府有干预经济的必要性。罗斯福制定了自己的“新政”,对国民经济实行管理和干涉。二战之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盛行于西方国家,其中也包括美国。自此,特别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倡导的“新经济学”以来,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管理和干预,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程序化的控制手段:主要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如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时会辅之以收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实现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潜在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以及维持国际国内的收支平衡。表面上,宏观经济政策并不针对特定行业,但美国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最终也会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上,而且对不同产业的干预形式和程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从中不难看出产业政策的痕迹。但美国一直不承认自己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因为产业政策一般被解释为产业发展规划,而美国认为自己从未有过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事实上,美国一直都有自己明确的产业政策,在结构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以及外贸政策上都有明显的表现。例如美国政府一贯以补贴形式资助农业发展和住房建设,注重研究与开发支出,资助小企业发展和反对垄断行为,提供巨额资金修建全国性的高速公路网、机场和航线,而且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高技术产业领域里的激烈国际竞争更使美国政府加强了同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协调与合作,以加强和巩固美国在高技术产业里的领先地位,美国政府还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是一份详细的指导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划。美国政府所执行的产业发展政策都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具体的产业发展。下面分别介绍美国的产业结构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和外贸政策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美国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