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蒋一葵在万历年间撰《长安客记》:“世传黄帝陵在渔子山。今平谷县东北十五里,冈阜窿然,形如大冢,即渔子山也。其下旧有轩辕庙”,下引唐陈子昂《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1181059。
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本《顺天府志》之《山川》:“渔子山,平谷县东北十五里,传为轩辕黄帝陵,有轩辕庙。”又《坛社》:“轩辕黄帝庙,在县北渔子山上”1181060。
早于此两书而编成于天顺四年(1460)的《大明一统志》卷一记:“渔子山,在平谷县东北一十里,上有大冢,云轩辕黄帝陵也。”亦引唐陈子昂《轩辕台》诗句,而曰:“疑即谓此。山下有轩辕庙,见存”1181061。今有著作言《明一统志》乃在《寰宇通志》基础上重修编成。此说虽有一定道理,亦不尽然。例如关于黄帝陵的记载,《寰宇通志》即无。著名学者金毓黻曾说:“清修《一统志》而因明,明修《一统志》而因元,《大元大一统志》为元代所创修,即《明一统》所据之蓝本也”。又云:“惜是书为明代所摈弃,全帙(一千三百卷)已付烬灰,今可得考见者仅十数卷之残本及群书所引之佚文耳”。元代《一统志》凡一千三百卷,从至元二十二年(1285)开修至大德七年(1303)进呈,共历近二十年。《寰宇通志》自正统三年(1438)始至于六年(1441)历三年修成共一百十九卷。《明一统志》,自英宗复辟后,令李贤等重编。顺天五年(1461)“书成奏进”赐名《大明一统志》,大约用了四年时间编就九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命儒臣魏俊等六人编类天下郡县地理形势,为《大明志》,今其书不传。后成祖(朱棣)采天下郡县图经,命儒臣成纂辑一书,亦未及成而中辍”1181062。金毓黻先生考证:明代曾修纂全国性方志两套:一是惠帝继其祖志续修方志,名《寰宇通志》。中间遇建文之变,至正统八年补充修成,今通行刊印《寰宇通志》一百十九卷。另一是因“成祖恶其书成于惠帝,乃命改修《一统志》1181062”,至天顺五年书成,即今称《大明一统志》九十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浙江汪氏所献书之《元一统志》原刊本二卷而言:“颇可以考其体制,知明代修是书时,其义列乃元志之旧,故书名亦沿用之”1181064,吴骞《元大一统志》残本《跋》、钱大昕《跋〈元大一统志〉残本》皆是说,并进一步提出之元志不足之处1181065。
金氏又说:“建文中曾修《寰宇通志》,尚有残本流传,惜未之见其义例,亦必略依元志”1181066。今查阅《玄览堂丛书续集》收入清初刊本《寰宇通志》一百十九卷,其首列《寰宇通志凡例》八条,与金毓黻先生推论相符,只是个别门类稍有增减。金先生此说甚有见地。
明前叶修纂全国总志有三位重要人物:彭时、吕原和刘俨,尤以前两人为最1181067。彭、吕二人都参加、后来更实际主持了景泰《寰宇通志》和天顺《大明一统志》的工作,两志的编撰相距仅五年。既是同一批人主持并参加编撰,而且年代相距不远,因此在体例相似,内容相近,是毋庸置疑。如从两志中顺天府之“建置沿革”的书写文字、辞名相似,更见一斑。在某些地方有误舛之处,两志亦“同出一辙”1181068。但是更重要的是应该指出,《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在体例上一仍元志之旧,在内容上且两志多摘取元志1181069,甚至元志有误之处,明两志依然照旧,而不核实1181070;有元志稽正之处,而《通志》讹误者,《一统志》依然抄录1181071,致错误穷塞,贻笑后人。
在平谷县有轩辕古迹,虽始于明志记载。然元志有否记录,因《元一统志》大部分佚失,尤其是直隶部分全无余存,更无从查询。六十年代中华书局曾出版赵万里先生校辑:《元一统志》卷一《目录》中列有“蓟州”,并记领县五,其中有平谷县,然却不见内容1181072。在《大元混一方舆胜览》中有“大兴府”内“题咏”中有“轩辕台”并列唐陈子昂诗,反映出元代方志中已有关黄帝之记载,只不过年代久远,史料遗失,只能见一斑,而无法了解全貌。甚为可惜。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又称《圣朝混一方舆胜览》,简称《方胜览》。有人说是宋末之初刘应李撰1181073,但更多学者言此书“不著撰人姓名”1181074,并推测可能是参与纂修《元一统志》时,获得各地造报资料的著者,摘要编录,自成一书由民间坊群刊印,故其体例不符编纂方志之要求。估计成书时间约在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287~1290)间。此书缺陷虽多1181075,然可补《元史地理志》的失载或错载之处。张元济说:“《元一统志》今已无存,得见是书,慰情聊胜”1181076。
近读方志《太平寰宇记》,见节录有南朝梁之湘东王萧绎《临终诗》:“寂寥千年后,谁畏轩辕台”句1181077,从南朝梁到唐代初,从萧绎到陈子昂,轩辕台之事又上推至公元554年。轩辕台典故从此地流传南国,那么北京地区的轩辕台遗迹是否更为古老,因此,在这里提出疑问。
平谷区,文化史,研究,三代时期,国际学术会议,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