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日本甲骨学研究的全面展现与总结——读《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
在线阅读 收藏

最近,由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学外研究员成家彻郎先生编著,由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助教授吉田笃志和大东文化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西山尚志先生协助编辑的《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由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正式出版了。这是日本首次编纂的甲骨学著作目录,是日本甲骨学研究的全面展现与总结,也是日本甲骨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反映了日本甲骨学研究事业繁荣与昌盛。承蒙作者厚爱,以大作相赠,拜读之后,获益匪浅,颇有感悟和收获。

甲骨文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遗产,在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也是大放异彩的瑰宝。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从甲骨文发现的早期,就有外国人从事甲骨文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使甲骨学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问。

在众多研究甲骨学的外国学者中,应当说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成就最为突出,这不仅表现在甲骨文的收藏数量除中国外数日本最多,而且也表现在研究人员的众多和研究成果的丰富。甲骨学家王宇信先生1989年在《甲骨学通论》中曾统计,日本公私共收藏甲骨文12443片,这个数目占全部出土甲骨文总数的十几万片的十分之一1182568。1949年在纪念甲骨文发现五十周年的时候,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在《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中曾统计,自甲骨文发现以来,研究甲骨学殷商史,而有论著的作者,外国有59人,分布于世界上7个国家,其中日本有40人,英国有6人,美国有5人,德国有4人,法国有2人、俄国、加拿大各1人1182570。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的时候,甲骨学家宋镇豪、常耀华先生在《百年甲骨学论著目》中统计,分布于世界上14个国家的502位作者中日本有290人,美国有93人,韩国有40人,英国有27人,法国有6人,德国、加拿大等9个国共有36人1182572。由此可见,日本研究甲骨学队伍的阵容强大,而在新世纪里,日本有更多的青年学者投入到甲骨学的学习和研究中。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日本就成立了世界首家专门研究甲骨文的学术组织“甲骨学会”,并创办了学术刊物——《甲骨学》,从1951年至1980年,共出版发行12期,“《甲骨学》的出版,在世界的甲骨学界中,可以说是日本人最值得荣耀的功绩”1182574。以甲骨学会为依托,以《甲骨学》为阵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甲骨学家,他们的论著,如岛邦男先生的《殷墟卜辞研究》、《殷墟卜辞综类》,贝冢茂树、伊藤道治先生的《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白川静先生的《甲骨文集》,池田末利先生的《殷墟书契后编释文稿》,松丸道雄先生的《东洋大学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等,都是甲骨学史上的不朽著作。近年,日本甲骨学研究更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松丸道雄和高岛谦一先生的《甲骨文字字释综览》,是一部集近百年来甲骨文字考释之大成的巨作;荒木日吕子先生的《关于中岛玉振旧藏甲骨片》是甲骨材料“再发掘”的力作;伊藤道治、高岛谦一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是近年海内外出版的关于商代宗教祭祀和语言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等等,都在海内外甲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宇信、杨升南曾指出:“甲骨学论著目是甲骨学研究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甲骨学论著目的编纂与甲骨研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是甲骨学研究发展阶段性总结,也是研究不断深化和开拓的反映。与此同时,他给学者们提供了最新信息,使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新的成果的取得和积累,又为论著目的再编纂创造了条件。”1182576日本的甲骨学队伍如此之众,甲骨学研究成果如此之丰富,日本的甲骨学论著目当应运而生了。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并没有见到日本的论著目,这不能不说是日本甲骨学界的一大遗憾,因此成家彻郎先生深有感悟地指出:“关于日本人的著作目录,本来应该由日本人来作。只是因为这样的目录目前还没有,这或许可以说是研究甲骨文的日本学者的疏忽和懈怠。其次,若要知道日本学者所作的甲骨文研究时,又不得不翻检中国人所作的目录,而对这样的情况,我感到有点汗颜和内疚。”1182578于是,成家彻郎从1980年年底,就开始着手编纂《日本人的著作目录》。经过十多个春秋不懈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内容丰富、资料完备是《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的第一个特点。该书正文按发行年月顺序共收入目录813条,补遗23条,另附有日本甲骨学专刊《甲骨学》第1—12号总目录和全书的人名、著作名索引。对日本早期从事甲骨文研究的学者,所收其论著目录尤为详尽,如最早将甲骨文介绍到日本,并从事甲骨文研究的林泰辅,该书中收录其论著目18条,而《百年甲骨学论著目》只收入8条。早期从事甲骨文研究的日本著名学者后藤朝太郎的论著目收入17条,而《百年甲骨学论著目》只收入8条,这些材料补充了以前认识的不足,对于我们全面了解日本人研究甲骨学的历史乃至整个甲骨学史是大有益处的。

《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的第二个特点是选材审慎、精确细致。甲骨学有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是专指甲骨文自身的研究,而广义的概念除此之外,尚包括以甲骨文为资料的殷商史研究和殷商考古。《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显然是以甲骨文自身的研究为内容,正因为这样,选材必须审慎,精确。作者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原则,成家彻郎曾指出:“甲骨文发现的1900年前后时起数十年间,在日本正是文字学最兴盛的时期。试看当时有关中国古代研究方面的杂志,就知道那时到处有汉字研究会,影响之下,有关汉字主题的学术著作大量的出版。这是到今天都无法想象的事情。我也对当时的情况感到非常钦羡。这个时期,不论是写给书法家或者研究者看的,在内容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然不知何故,到60年代后半期以后,向书法家介绍的书籍,几乎是一味地抄袭他书的概论而已。这一类的东西,原则上是不收录的,因为这些对甲骨文研究的学者,或是今后开始要作甲骨文研究的人来说,都是不必要的文献资料。相反的,有对甲骨学没有直接关系著作也被收录,例如《贝塚茂树著作集》等。像贝塚茂树这样在甲骨文的研究上有重大成就的人,纵使其著作和甲骨文没有直接的关系,也认为其中可能包含一些对甲骨研究者有用的资料而予以收录。”1182580

非但如此,对所选的每条论著目录,包括著作论文出版发表的年份月份,出版社杂志的名字和地点,他都反复核对,做到精确无误。笔者的一篇小文被收入该论著目中,由于发表该文的中国刊物只注明是某某年第几期,而没有注明出版发行的月份,成家彻郎先生竟不远万里,专门从日本来信询问,可见其态度之认真。

该书的书名是《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但实际上也收录了中国人的论著,这是本书第三个特点。成家彻郎认为,只要是和日本人的甲骨文研究及日本甲骨收藏状况有关的文献都尽力收集,故收入了包括罗振玉、董作宾、李济、胡厚宣、李学勤、王宇信、朱凤瀚、宋镇豪等著名甲骨学家在内的70余位中国学者的论著。因此,作者也认为严格说来,该书命名为《日本人的甲骨文研究以及收藏状况有关的文献目录》更为恰当。

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甲骨学的发展经历了草创时期、形成时期和深入研究时期。在甲骨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一批学者,其中不少人是著名的甲骨学家在从事甲骨学论著目的编纂。最早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王国维的《殷商甲骨文字及书目》到董作宾的《甲骨年表》、胡厚宣的《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到八十年代濮茅左的《甲骨学与商史论著目录》,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开始,甲骨学已进入全面深入研究时期,《百年甲骨学论著目》和《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就是一时期甲骨学论著目编纂的代表。

甲骨文论著目的编纂,有编年论著目、分类论著目、专题专人论著目等几种体例,《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当属于甲骨文研究专题论著目类。王宇信、杨升南曾指出:“专题论著目对推动某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但这种体例目前出现不多,今后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予以加强。”1182582成家彻郎先生在这方面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受专题体例的限制,《甲骨文研究日本人著作目录》要比《百年甲骨学论著目》少一些,后者日本人甲骨学论著目(不包括中国人有关日本甲骨学研究的论著)收录971条,比前者要多135条。在日本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很丰富的,我们认为,将这些方面的成果反映出来也是必要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