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三)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大事记(1987年9月至今)
在线阅读 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等4人为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宋镇豪研究员任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杜金鹏、安阳市对外协副主席张坚为常务副秘书长。增补北京大学孙华、河南文物研究所宋国定研究员、三星堆博物馆肖先进馆长为副秘书长。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五·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50篇,约48万字。2003年8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001年12月,为纪念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和收藏专家、著名书法家商承祚教授诞辰一百周年,推动新世纪学术研究的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建议,广州中山大学商志 先生来京,与学会会长王宇信与秘书长宋镇豪商议,准备在2002年8月于北京召开纪念会议,并由学会承担编集《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的工作,向海内外有关学者约集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争取全书在2002年7月辑稿完成,8月底将全部书稿(45万字)交文物出版社。

(21)2002年4月5~6日,学会会长王宇信与秘书长宋镇豪同赴北京平谷,与平谷文化文物局柴福善先生等,商议共同发起筹备2004年8月召开“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事宜。

(22)2002年4月1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召开学会常务理事会在京理事扩大会议,通报近年学会工作概况,讨论学会两个分会组织烟台王懿荣研究委员会、安阳甲骨文书法篆刻研究会的申报备案,讨论学会会议论文是否加入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之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以及安阳师范学院委托学会对《殷都学刊》的评估等事项,山席者王宇信、宋镇豪、王巍、郑振香、朱风瀚、杜金鹏、雷从云、葛英会、常玉芝、杨升南、王震中、朱启新,列席者宫长为、马季凡。

(23)2002年6月13日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座谈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漱芳斋召开,商志 及其家族与会,王宇信、张永山、罗琨、宋镇豪等出席。

(24)2002年9月6日《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编集成,论文42篇,约50万字,交文物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名誉会长田昌五教授于济南逝世,王于信、王震中代表学会专程赴山东参加告别仪式。

(25)2002年9月17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申报有关与河南安阳市政府联合发起筹备明年7月28~31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03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费全部由安阳市政府提供,会期暂定4天,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展开新世纪之初的甲骨文与殷商史学术研讨交流。

(26)2003年4月7日,山西省浑源县政府文体局居福荣局长、李跃山副局长、陶正刚教授,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教授、秘书长宋镇豪教授就“浑源青铜器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筹备事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进行磋商,达成如下协议:①本次会议由山西省浑源县政府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共同发起和筹备“浑源青铜器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规模90人左右,其中国内代表30人,海外代表60人。②浑源县政府文体局负责提供会议经费与会务工作的具体落实。③会议日期确定在2003年8月3日—5日。日程安排与2003年7月28日~31日“安阳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紧相衔接。后因该年SARS爆发,未能举行。

(27)2003年12月1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与中国古都学会应河南郑州市政府之请,在北京饭店召开“郑州商都3600年”专家座谈会,我学会邹衡、王宇信、宋镇豪、杜金鹏、朱凤瀚等在京学者及李民、杨育彬、秦文生等河南理事出席。2003年12月22日,我学会与北京市考古学会、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在平谷教工疗养院召开“平谷轩辕黄帝陵,专家论证会”。出席者有在京理事邹衡、王宇的著名专家信、郑振香、齐心、杜金鹏、李维明、葛英会、王震中等及北京市、国家博物馆、国家考古18人,并形成会议文件《平谷轩辕黄帝陵论证书》签名。

(28)2004年7月28日~31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安阳市政府联合发起,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04安阳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费由安阳市政府提供,会期4天,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130余人,展开新世纪之初的甲骨文与殷商史学术研讨交流。会议论文事先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六.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得到安阳市文物工作队赞助,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收入会议论文99篇,包括甲骨文研究28篇,商史与殷商文化研究24篇,夏商周考古学研究37篇,其他方面10篇。另又收到出席代表递交论文14篇。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又向出席会议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赠送《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四·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五·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等书籍8种。参观考察了殷墟博物苑、殷王陵遗址、洹北商城一号宫室门塾遗迹、考古所安阳工作站,踏访了传说中的内黄二帝陵、殷中宗陵等。与会专家还为“殷墟申报世界文华遗产名录呼吁书”自愿签名。会议期间又召开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会,经讨论推荐,全体与会代表通过,增聘副会长朱凤瀚、宋镇豪(兼秘书长),增补孙华(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许智范(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玉金(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国硕(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张松林(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维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会员)、郭旭东(安阳师范学院教授)、曹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天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等9人为学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由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担任;增补马季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宫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际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任伟(郑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朱彦民(南开大学副研究员)、宋国定(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雪山(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周广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孟宪武(安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等11人为秘书处副秘书长,增补秘书王文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徐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亚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昆(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馆长)4人。

(29)2004年8月1日~2日,学会副秘书长以上成员及海外专家学者42人同赴郑州,出席郑州市文化局举办的“古都郑州与现代文明专家座谈会”,就“郑州商城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城市现代化与古都保护”、“郑州商城的保护与利用”三个议题展开讨论,还参观了郑州市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商城东城墙遗存,以及新郑黄帝故里、新郑博物馆、郑王陵遗址博物馆。

(30)2005年1月28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召开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在京理事会扩大会议,总结2004年度工作,讨论新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商量设立有关商承祚甲骨学青年学术论文奖事宜。

(31)2005年6月30日王宇信、宋镇豪、杜金鹏、谷飞去北京平谷文化委委会与张云维、柴福善副主任筹备8月“2005年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

(32)2005年7月16日本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协、安阳师范学院、日本北枝篆会联合举办“中国古文字起源——中日甲骨文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南十乙厅举行开幕式。旋即在河南博物院继续展览。

(33)2005年8月11~12日王宇信、宋镇豪、杜金鹏再赴去北京平谷,与员会柴福善副主任落实8月“2005年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事宜。

(34)2005年8月25~28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委联合发起,在平谷金海宾馆召开“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出席代表110人,提交论文50余篇。并在平谷召开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岳宏彬增补为学会副秘书长。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七·2005年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交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35)2005年10月22日王宇信赴安阳联系筹措举办“2006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36)2005年12月13日学会秘书组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向院部科研局申报举办“2006年安阳殷商文明暨纪念YH127甲骨坑发现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计划,日程定在2006年8月11~15日,会议规模100人左右,以及有关经费来源及筹备情况。

(37)2005年12月27日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邹衡教授病故。

(38)2006年元月10日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方辉教授来北京与学会豪商议,定于年内8月6~9日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共同发起在济南市和威海市召开“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规模50人左右,会议主题:一、海岱地区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二、商代社会性质及商史专题研究;三、商代区域文化研究;商代环境及其他科技考古专题研究。

(39)2006年2月湖南省甲骨文学会、北京平谷中国古文字书法研究院被申请接纳为本会团体会员。为会议经费事,王宇信与安阳市领导多次磋商,并于本月在《殷商文明论坛》面见靳绥东、张笑东先生最终落实。

(40)为弘扬甲骨文研究,经学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对专门从事甲骨学商史研究取得成绩的青年学者授予“商承祚甲骨学奖”予以奖励,颁发证书及奖金。大陆外学者有:麦里筱(法国社会科学院)、李鈡淑(北京大学考古系韩国博士)、铃木敦(日本茨城大学文学院)魏慈德(中国台湾花莲东华大学中文系)。大陆内学者:陈絜(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徐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孙雅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姚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韩江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class="a2">收藏

(1)1987年9月10~6日,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召开,120多位学者出席会议,论文107篇。会议论文编为《殷墟博物苑苑刊》(198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6日上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英译名为China Society of Yin-Shang Civilization,英文缩写CSYSC)宣告成立。大会推举周谷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导)为名誉会长,徐中舒(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商承祚(中山大学教授、博导)、吴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张政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杨希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谢辰生(国家文物局顾问)、安金槐(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7人为顾问;理事会由王玉哲(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博导)、田昌五(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刘起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启益(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研究员)、许顺湛(河南省博物馆馆长)、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民(郑州大学教授)、邹衡(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杨鸿勋(中国社会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全方(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沈之瑜(上海博物馆名誉馆长)、郑振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胡厚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姚孝遂(吉林大学教授)、徐锡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常正光(四川大学教授)、裘锡圭(北京大学教授)等17人组成。特聘名誉理事李祖卫(时安阳市市长)。常务理事会由胡厚宣、田昌五、李学勤、李民、邹衡、郑振香6人组成。大会推举胡厚宣为会长,副会长有田昌五、李学勤、李民、邹衡、郑振香5人,秘书长田昌五,副秘书长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宇信(常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升南、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绍连、安阳师专副教授聂玉海4人担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址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并报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备案,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

(2)1989年9月10~14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等发起,在河南安阳召开了“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120多名学者与会。会议论文分别辑为《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殷商史)《史学月刊》1990年第3期、《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甲骨学)《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及《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专辑》《殷都学刊》1990年第4期。

(3)1991年8月,学会联合有关方面,在河南洛阳发起召开了“夏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120多名学者与会。会议论文编为《夏商文明研究》(1995年8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会上增选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高明、中山大学教授商志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为理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文彬、中国文物报朱启新为特聘理事。

(4)1993年8月,学会先在河南郑州召开“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为郑州申请历史文化名城发出呼吁书。同月又在江西南昌召开“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后者论文编为《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南方文物》1994年第1、2期)。

(5)1994年9月,学会筹备组织在安阳召开“纪念甲骨文发现九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举行了“胡厚宣教授发掘殷墟六十周年座谈会”。

(6)1995年4月15日,学会会长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逝世。

(7)1995年8月学会与北京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北京房山韩村河召开“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110位学者出席。会议论文编为《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专辑》(1997年3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会议期间,选举田昌五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增选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研究员雷从云、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单天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杨升南、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李伯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绍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育彬、北京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齐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辛占山等8人为理事。

(8)1997年年中,国家民政部对全国性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遵照社团管理条例,学会接受民政部重新登记换证和年检。

(9)1997年8月19~22日,学会与山东省桓台县政府联合,在桓台召开“1997年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近百名学者出席。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二·1997年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9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会议期间,增选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局研究员高英民、四川省博物馆教授高大伦为理事;安阳师专教授李天增、桓台县委书记薛安胜为特聘理事;又遴选安阳师专副教授郭旭东、山东大学考古系副教授方辉、山东省淄博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光明为副秘书长。

(10)1998年8月16~19日,学会与河北省有关单位联合发起,在河北邢台召开“1998年河北邢台中国商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106位海内外学者出席。会议论文编为《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台中国商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会议期间,增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尹升平、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秦文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山东潍坊博物馆研究员孙敬明等6人为理事;又推选王宇信为副会长;遴选杨升南为秘书长,宋镇豪为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杜金鹏、郑州大学文博学院副教授张国硕为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宏为秘书组成员。

(11)1999年6月16~19日,学会与山东烟台市政府联合发起,在烟台召开“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编为《三代文明研究之三·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百周年论文集》(2000年12月齐鲁书社出版)。会议期间,增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杜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洛阳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蔡运章、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葛英会、中国历史博物馆教授朱凤瀚、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炜湛等7人为理事,安阳师专党委书记郭新和为特聘理事。会议期间,成立了“王懿荣研究会”。

(12)1999年6月,按国家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10月25日)的规定,学会接受民政部年检,在重新登记过程中,原学会章程不规范,应副会长王宇信之请,由宋镇豪执笔,起草《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新章程》。

(13)1999年8月20~23日,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香港中文大学、安阳市政府、安阳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联合发起,在安阳召开“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学者170多人出席,递交论文77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铁映院长、国家文物局张文彬局长专程祝贺并发表讲话。会上向全体代表发放《甲骨学一百年》等书籍15种。大会吁请安阳市政府启动向联合国申报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得到全体代表的一致呼应。会议期间,召开理事会并经大会表决通过学会新章程;确认5月烟台会议增补的7名理事及1名特聘理事,又增选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吴振武为理事,推举王宇信为会长,推选田昌五为名誉会长,并遴选安阳市对外友协副主席张坚为副秘书长。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四·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85篇,约110万字。2003年3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14)学会委托高大伦理事与四川省有关方面发起“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1月16~18日,会长王宇信与常务副秘书长宋镇豪专程赴渝,落实2000年7月26~28日召开会议事宜并开始会议筹备运作。暂定发起单位为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省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巴蜀书社等十家,由四川省文化厅、广汉市政府、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三星堆博物馆主办,会议地点定于三星堆博物馆。

(15)2000年1月24日,《中国社团研究》第一期(总第67期)刊登1月17日中国社团研究会“情况通报”,摘要于此:“依照1998年10月25日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到目前,经民政部清理整顿,重新核准登记换证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如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登记证号3587”。自1997年学会登记换证工作基本完成。

(16)2000年2月20日,民政部规定填写社团法人登记表(编号1204),登记有七项内容:社团法人登记表、社团章程核准表、社团机构印章备案表、社团账户备案表、社团举办实体备案表、社团法定代表人登记表、社团负责人备案表。其中社团负责人备案表,分别由名誉会长田昌五(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会长王宇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导,1940、5)、常务副会长李民(郑州大学教授、博导,1934、8)、副会长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导,1933、3)、副会长郑振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博导,1929、10)、秘书长杨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1938、2)、常务副秘书长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导,1949、1)填写,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审核盖章,并报送民政部。

(17)2000年3月11日,学会在京理事及有关专家在安阳驻京办事处召开座谈会,与安阳市方晓宇市长等有关领导讨论殷墟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事宜,参加者共31人,另有记者一批。

(18)2000年7月18日,从民政部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副本,社证字第3587号,代码50000751~6,有效期1999年12月29日至2004年12月29日。

(19)2000年7月26~28日,“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汉市金泰饭店召开。主办单位为四川省广汉市政府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发起单位为三星堆博物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四川省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巴蜀书社、德阳市博物馆等十家。承办单位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三星堆博物馆。海内外学者120多人出席,递交论文77篇。会议期间,召开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会,增补理事10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常玉芝研究员、北京大学刘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晁福林教授、山东大学方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王晖教授、中国钱币博物馆戴志强研究员、黄锡全研究员、上海博物馆李朝远研究员、江西省博物馆彭适凡研究员、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毅研究员。遴选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杨升南研究员、中山大学商志 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等4人为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宋镇豪研究员任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杜金鹏、安阳市对外协副主席张坚为常务副秘书长。增补北京大学孙华、河南文物研究所宋国定研究员、三星堆博物馆肖先进馆长为副秘书长。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五·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50篇,约48万字。2003年8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001年12月,为纪念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和收藏专家、著名书法家商承祚教授诞辰一百周年,推动新世纪学术研究的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建议,广州中山大学商志 先生来京,与学会会长王宇信与秘书长宋镇豪商议,准备在2002年8月于北京召开纪念会议,并由学会承担编集《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的工作,向海内外有关学者约集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争取全书在2002年7月辑稿完成,8月底将全部书稿(45万字)交文物出版社。

(21)2002年4月5~6日,学会会长王宇信与秘书长宋镇豪同赴北京平谷,与平谷文化文物局柴福善先生等,商议共同发起筹备2004年8月召开“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事宜。

(22)2002年4月1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召开学会常务理事会在京理事扩大会议,通报近年学会工作概况,讨论学会两个分会组织烟台王懿荣研究委员会、安阳甲骨文书法篆刻研究会的申报备案,讨论学会会议论文是否加入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之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以及安阳师范学院委托学会对《殷都学刊》的评估等事项,山席者王宇信、宋镇豪、王巍、郑振香、朱风瀚、杜金鹏、雷从云、葛英会、常玉芝、杨升南、王震中、朱启新,列席者宫长为、马季凡。

(23)2002年6月13日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座谈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漱芳斋召开,商志 及其家族与会,王宇信、张永山、罗琨、宋镇豪等出席。

(24)2002年9月6日《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编集成,论文42篇,约50万字,交文物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名誉会长田昌五教授于济南逝世,王于信、王震中代表学会专程赴山东参加告别仪式。

(25)2002年9月17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申报有关与河南安阳市政府联合发起筹备明年7月28~31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03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费全部由安阳市政府提供,会期暂定4天,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展开新世纪之初的甲骨文与殷商史学术研讨交流。

(26)2003年4月7日,山西省浑源县政府文体局居福荣局长、李跃山副局长、陶正刚教授,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教授、秘书长宋镇豪教授就“浑源青铜器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筹备事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进行磋商,达成如下协议:①本次会议由山西省浑源县政府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共同发起和筹备“浑源青铜器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规模90人左右,其中国内代表30人,海外代表60人。②浑源县政府文体局负责提供会议经费与会务工作的具体落实。③会议日期确定在2003年8月3日—5日。日程安排与2003年7月28日~31日“安阳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紧相衔接。后因该年SARS爆发,未能举行。

(27)2003年12月1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与中国古都学会应河南郑州市政府之请,在北京饭店召开“郑州商都3600年”专家座谈会,我学会邹衡、王宇信、宋镇豪、杜金鹏、朱凤瀚等在京学者及李民、杨育彬、秦文生等河南理事出席。2003年12月22日,我学会与北京市考古学会、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在平谷教工疗养院召开“平谷轩辕黄帝陵,专家论证会”。出席者有在京理事邹衡、王宇的著名专家信、郑振香、齐心、杜金鹏、李维明、葛英会、王震中等及北京市、国家博物馆、国家考古18人,并形成会议文件《平谷轩辕黄帝陵论证书》签名。

(28)2004年7月28日~31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安阳市政府联合发起,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04安阳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费由安阳市政府提供,会期4天,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130余人,展开新世纪之初的甲骨文与殷商史学术研讨交流。会议论文事先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六.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得到安阳市文物工作队赞助,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收入会议论文99篇,包括甲骨文研究28篇,商史与殷商文化研究24篇,夏商周考古学研究37篇,其他方面10篇。另又收到出席代表递交论文14篇。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又向出席会议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赠送《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四·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五·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等书籍8种。参观考察了殷墟博物苑、殷王陵遗址、洹北商城一号宫室门塾遗迹、考古所安阳工作站,踏访了传说中的内黄二帝陵、殷中宗陵等。与会专家还为“殷墟申报世界文华遗产名录呼吁书”自愿签名。会议期间又召开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会,经讨论推荐,全体与会代表通过,增聘副会长朱凤瀚、宋镇豪(兼秘书长),增补孙华(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许智范(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玉金(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国硕(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张松林(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维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会员)、郭旭东(安阳师范学院教授)、曹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天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等9人为学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由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担任;增补马季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宫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际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任伟(郑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朱彦民(南开大学副研究员)、宋国定(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雪山(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周广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孟宪武(安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等11人为秘书处副秘书长,增补秘书王文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徐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亚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昆(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馆长)4人。

(29)2004年8月1日~2日,学会副秘书长以上成员及海外专家学者42人同赴郑州,出席郑州市文化局举办的“古都郑州与现代文明专家座谈会”,就“郑州商城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城市现代化与古都保护”、“郑州商城的保护与利用”三个议题展开讨论,还参观了郑州市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商城东城墙遗存,以及新郑黄帝故里、新郑博物馆、郑王陵遗址博物馆。

(30)2005年1月28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召开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在京理事会扩大会议,总结2004年度工作,讨论新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商量设立有关商承祚甲骨学青年学术论文奖事宜。

(31)2005年6月30日王宇信、宋镇豪、杜金鹏、谷飞去北京平谷文化委委会与张云维、柴福善副主任筹备8月“2005年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

(32)2005年7月16日本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协、安阳师范学院、日本北枝篆会联合举办“中国古文字起源——中日甲骨文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南十乙厅举行开幕式。旋即在河南博物院继续展览。

(33)2005年8月11~12日王宇信、宋镇豪、杜金鹏再赴去北京平谷,与员会柴福善副主任落实8月“2005年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事宜。

(34)2005年8月25~28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委联合发起,在平谷金海宾馆召开“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出席代表110人,提交论文50余篇。并在平谷召开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岳宏彬增补为学会副秘书长。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七·2005年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交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35)2005年10月22日王宇信赴安阳联系筹措举办“2006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36)2005年12月13日学会秘书组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向院部科研局申报举办“2006年安阳殷商文明暨纪念YH127甲骨坑发现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计划,日程定在2006年8月11~15日,会议规模100人左右,以及有关经费来源及筹备情况。

(37)2005年12月27日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邹衡教授病故。

(38)2006年元月10日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方辉教授来北京与学会豪商议,定于年内8月6~9日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共同发起在济南市和威海市召开“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规模50人左右,会议主题:一、海岱地区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二、商代社会性质及商史专题研究;三、商代区域文化研究;商代环境及其他科技考古专题研究。

(39)2006年2月湖南省甲骨文学会、北京平谷中国古文字书法研究院被申请接纳为本会团体会员。为会议经费事,王宇信与安阳市领导多次磋商,并于本月在《殷商文明论坛》面见靳绥东、张笑东先生最终落实。

(40)为弘扬甲骨文研究,经学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对专门从事甲骨学商史研究取得成绩的青年学者授予“商承祚甲骨学奖”予以奖励,颁发证书及奖金。大陆外学者有:麦里筱(法国社会科学院)、李鈡淑(北京大学考古系韩国博士)、铃木敦(日本茨城大学文学院)魏慈德(中国台湾花莲东华大学中文系)。大陆内学者:陈絜(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徐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孙雅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姚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韩江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