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一共列出34项低碳技术。而在“垃圾围城”、低碳减排压力等现实背景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也进入了这份名单。在此之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若干规范性文件组合而成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已将垃圾焚烧发电作为生物质能源发电的一类纳入了可再生能源电力补贴的范围中。但是,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否低碳、清洁和可持续,国家对垃圾焚烧发电的补贴是否合理和高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关系,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碳排放、清洁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表现,以及列举分析垃圾焚烧发电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负面影响,总体认为,“生活垃圾”整体而言既不等同于“生物质”,也不等同于“生物质废物”;尽管生活垃圾中确实含有大量生物质,但因受到厨余组分高、含水率高和热值低的影响,其发电贡献率很低,通常不到1/3。因此,将垃圾焚烧发电简单视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进行全额补贴是非常牵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