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拓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各级政府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长期的战略方针,尤其是在广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如何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积极利用外部条件,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更是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经济工作必须以“人”为中心,农村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对当地农民发展的影响。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选择。
水利水电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占全球6%的可更新水资源,支持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尽管如此,我国仍是一个水资源贫乏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加之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造成了水资源的很大浪费,甚至是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水资源贫乏和开发利用不足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而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则相对短缺,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快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不仅能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变弊为利,而且也将缓解我国的电力相对短缺、能源不足的矛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能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