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三个集中”的实践效应
在线阅读 收藏

旗县经济如何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偏远落后旗县经济又怎样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得到和谐发展?近三年,达茂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边境牧业旗,走出了一条“工业立旗、三产拉动”集中发展的强旗富民路子。

达茂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33个牧业旗和19个边境旗市之一,也是“草原钢城”包头市惟一的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牧业旗。2002年,达茂旗提出了“工业生产向三大优势区集中、农牧业生产向水源富集区集中、农牧业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三个集中”工作思路。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三个集中”不仅大大推动了达茂旗的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且还创造了达茂旗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三年翻两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五项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奇迹。2004年,达茂旗在包头市率先进入了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三个集中”工作思路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盘活资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最终使生产力各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长期以来,达茂旗形成了生产力布局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矛盾。为解决这一深层次矛盾,我们果断地提出了“工业立旗、三产拉动”的发展战略。在全旗树立大工业的理念,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全旗经济的快速发展,抓住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调整生产力布局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的配置,实施工业建设向三大优势区集中、农牧业生产向水源富集区集中、农牧业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工作思路,将资源、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收缩在优势区域,集中发展优势产业,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加速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进而实现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使“三个集中”工作思路具体化和现实化,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应。

实践证明,“三个集中”是一条强旗富民、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得实惠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三年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