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齐头并进 多业并举 力促新右旗超常规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草原上的明珠——新巴尔虎右旗地处祖国的北部边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最西部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带,东北部与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毗邻,北、西、南三面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515.4公里,是自治区向北开放特别是向蒙古国开放的重要窗口。总面积2.52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217.4平方公里,辖9个苏木、1个镇、1个牧场,有蒙、汉、达斡尔等11个民族,人口3.74万。

新巴尔虎右旗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资源富足、景色宜人。自公元1734年(雍正十二年)巴尔虎蒙古族迁居呼伦贝尔草原至今已有270年历史。境内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一呼伦湖、中蒙界湖——贝尔湖;横穿中蒙两国境内的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级保护湿地、国家珍禽鸟类繁殖科研基地乌兰诺尔,国家一类陆路口岸阿日哈沙特口岸,巴尔虎民间祭祀“圣山”宝格德乌拉;有金海岸天然浴场、成吉思汗拴马桩等风景区;自然植物繁多,植物种类达62科229属448种,野生动物有35种,鱼类30种,鸟类292种,其中珍稀鸟类35种;地下矿产资源蕴藏富足,素有“南油、北煤、西银、东铜、遍地是玛瑙”之称。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巴尔虎右旗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从新右旗实际出发,确立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思路,按照“生态立旗,畜牧业稳旗,工业强旗,科教兴旗、旅游富旗,口岸活旗”的总体战略,带动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全面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由单一畜牧业“独木支撑天下”的局面已成为历史,形成了石油业、有色金属业、畜产品加工业、煤业、渔业、旅游业、口岸经济、绿色能源八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多业并举的良好经济发展格局。2003年,新巴尔虎右旗生产总值完成49910万元,同比增长3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9元,牧民人均纯收入3192元。2004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205万头(只)。2004财政总收入达13671万元,同比增长150.29%。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3倍。全旗各苏木、镇之间已全部实现通电、通车、通邮、通讯。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空前发展。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家重视加强与俄蒙经济技术合作为新右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为新右旗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未来五年内新右旗的奋斗目标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全力推进工业化、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做大经济总量,做强八大产业,努力把新右旗建设成面向东北乃至全国的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的重要原料供应和加工基地。我们的总体目标是新右旗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0%以上,2008年突破12亿元,人均GDP达3万元: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30%,2008年达到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430元和6600元。

在全面完成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要力争在以下三方面有新的突破: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