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坚持用循环经济的思路指导县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是在新的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近年来,韩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实现了市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市域经济综合实力以陕西省第二名的成绩跃入全国西部百强县(市)行列。实践证明,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路子,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韩城是一个能源工业城市。多年来,资源开发型工业的连年快速发展,引发区域环境质量不佳,尤其是龙门地区“三废”排放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成为韩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对的严峻课题。2003年初,省环保局将我市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建立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从此拉开了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序幕。

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包括龙门冶金工业园和昝村煤化工业区,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心园区。目前,园区主要工业企业已达118家,总产值占到全市工业产值的90%。自2004年以来,两大工业区投资近10亿元,建立10多个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循环利用废水1.46万吨、富余煤气6.4亿立方米、煤焦油6万吨、各类固体废物32.9万吨,年创经济效益1.44亿元。随着各类项目的建成投运,2004年底,园区将形成钢铁生产能力30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700万吨、炭黑生产能力12.5万吨,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的综合利用量将达到8.4亿立方米,煤矸石发电2.4万KW。形成煤—焦炭—钢铁、煤—矸石、煤—电、煤—煤气(焦油)—炭黑等多条相互链接、耦合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我们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规划为龙头,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聘请专家、学者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工业园总体规划及道路、绿化等专项规划。成立了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专门协调机构,将龙门冶金和昝村煤化工业园纳入统一管理之中,强化规划权威赋予园区管理机构规划管理的职能,加强规划控制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办事,解决无序建设问题,逐步把园区现有企业纳入规划控制之下。同时,建立园区企业环境绩效评估体系,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规划的指导下,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采取争取下边的,融通民间的,吸引企业投资等各种办法,有重点的遂步解决道路、供水,电力、污水处理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支撑起园区发展的框架。

二、重点突破,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龙钢集团和黄河矿业公司为重点,在企业内部实施闭路循环,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业副产品的再利用,取得了良好效果。陕西龙钢集团公司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累计投资1亿多元形成“四闭路一循环”系统,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富余煤气和余热闭路循环、废渣循环利用。每年可实现循环利用废水1,31亿立方米,煤气57920万立方米,废渣13.5万吨,创造经济效益4883万元。陕西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7亿元,建成7.5万吨炭黑生产线及尾气发电厂,正在建设120万吨焦化、10万吨甲醇和2×1.2万KW煤泥发电厂,同时将立项建设20万吨甲醇生产线。目前,该企业已初步形成了采煤—洗煤—焦—发电、甲醇、炭黑—尾气发电的循环产业链。

三、把好“入口”,搞好入区项目的对接。落实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认真执行我市鼓励发展的产业化政策措施,提高园区企业准入条件,有选择地重点引进符合链接和耦合条件的企业,满足园区发展的补链需要,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通过煤气综合利用发展甲醇,化产回收,煤气发电以及矸石发电、粉煤灰和废渣的综合利用等项目,在立项、土地占用等方面优先照顾,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倾斜,从而推动园区健康发展。

四、政策引导,保持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制定生态工业园区企业间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和入区企业产业技术政策,如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优惠保障政策、园区企业资源利用奖励与处罚政策、园区企业清洁生产优惠政策等,以推动园区企业间资源相互利用与整体耦合,实现生态工业园整体效益的发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