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巴尔虎草原的一颗明珠——新巴尔虎右旗
在线阅读 收藏

新巴尔虎右旗(简称新右旗),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中俄蒙三国交界处。东北部与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毗邻。国境线长515.4公里,其中:中蒙边界467.4公里,中俄边界48公里。总面积25194平方公里。旗域辽阔,东西最大距离168.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45公里。辖9个苏木、1个镇、1个牧场,有蒙、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等11个民族,共有3.74万人口。南部地势平坦、中部较低、西部较高。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20~280毫米左右,由北向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3℃,无霜期128天左右。

全旗有效草场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3%,是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克鲁伦河、乌尔逊河在新右旗境内。呼伦湖水面在新右旗境内的面积达1958平方公里,占该湖的84%左右。贝尔湖为中蒙界湖,在我国境内的湖域全部都在新右旗境内。呼伦贝尔之称便因两湖而得。

1734年(雍正十二年),清政府为“移民实边”,将蒙古喀尔喀车臣汉部2984名巴尔虎人迁入呼伦湖、贝尔湖、哈拉哈河、乌尔逊河与克鲁伦河下游一带,编为两翼八旗称新巴尔虎。其中驻牧在呼伦湖、乌尔逊河以西,克鲁伦河下游的为新巴尔虎右翼四旗。1932年,四旗统编为一个旗,称新巴尔虎右翼旗。194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造旧政权,成立新政府。1959年改称新巴尔虎右旗。

新右旗地域辽阔,水草丰美,资源富足。境内植物种类达62科229属448种之多。天然优质饲草年可利用贮量为25亿公斤以上,药用植物36种;被誉为“第二森林”的水生植物芦苇产区面积达9.8万亩。野生动物有35种;鸟类191种,其中珍稀鸟类35种。河流、湖泊盛产多种鱼类,人工养殖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钼、铅、锰、铁、钨、锡、铋等十多种金属和煤、芒硝、玛瑙石、硅石、石油、莹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吐腊石等非金属矿藏。已探明储量的大型矿床有:白音甲乌拉铅锌矿、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额仁陶勒盖锰银矿、乌奴克吐山铜钼矿、西乌日吐山煤矿等。探明的银储量1万吨,铅锌100多万吨,铜钼260万吨,煤炭12亿吨。石油储量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广阔。

1992年6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右旗阿日哈沙特口岸国家一类季节性陆路口岸正式开通。该口岸已成为中蒙之间第二大口岸。几年来,贸易领域不断拓展,边境贸易不断升级。目前已呈现出由单纯的易货贸易向现汇贸易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发展。从2005年4月1日起口岸将正式实行集中延长开关,使开放时间由原来的80天增加到234天。

近几年来,新右旗按照“生态立旗、畜牧业稳旗、科教兴旗、工业富旗、旅游强旗、口岸活旗”的总体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8.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4.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85美元,超出全国人均生产总值1817美元。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行列。全旗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改变过去单一畜牧业“独木支撑”的产业局面,实现了由牧业大旗向工业强旗转变的历史性跨越,三次产业比重达到31.0∶55.2∶13.8,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和三产之和,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开采业、有色金属采掘业、畜产品加工业、煤业、渔业、旅游业、口岸经济、绿色能源业等八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产业格局。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671万元,同比增长150.29%,人均财政收入达到3695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10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59.65元,同比增长15.6%,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38.66元,同比增长20.3%。2004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205.4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21.5万头(只),纯增率达11.6%。2004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26亿元,同比增长256.99%,实现增加值3.26亿元,同比增长240.01%。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42亿元,同比增长203.2%,实现增加值3.16亿元,同比增长221.26%。

丰富的地下矿藏资源是工业经济腾飞的巨大潜力。石油开采业已全面崛起,目前已形成贝301作业区、贝16作业区、贝28作业区。2004年,大庆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贝采区投产井口总数达到232口,原油产量实现28.6万吨,产值实现6.26亿元。以甲乌拉矿业公司、查干矿业公司、新鑫矿业公司、荣达矿业公司为龙头的有色金属采选业已全面启动。2004年,有色金属采选日处理矿石能力达到3750吨,处理矿石能力达到70万吨;年产值达到3.2亿元。畜产品加工业增效显著。全旗现有7家畜产品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牲畜能力达到30万只羊单位,2004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绿色能源开发取得新进展。广东集华集团拟在新右旗投资建设2万千瓦风能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目前,已建设完成两座高40米的测风塔,测风工作进展顺利。此外,正积极筹措全国第四大铜矿——乌奴格图铜钼矿开发项目,萤石矿采选项目,白灰厂开发项目,钢球厂开发项目,硅石开发项目,蒙古国乌兰矿开发项目,煤炭资源的整合开发项目,贵金属冶炼项目。

全面实施收缩战略,城镇建设突飞猛进。2004年起新右旗全面实施收缩战略,提出逐步把全旗90%的人口都集中到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简称阿镇),做大做强阿镇,使牧区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老人享受城镇生活。各苏木要走家庭牧场的路子,重点把防疫站、扑火队、医疗站建好。同时,优化、活化、合理开发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逐步实现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为确保收缩战略的有效实施,新右旗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确定了将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建设成为集中俄蒙三国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于一体的边疆旅游贸易城镇的目标。近几年间,城镇建设总投资达到2亿元,相继完成了“三横六纵三出口”的城镇路网改造、给水、集中供热、住宅小区建设、百巷治理等工程,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新右旗交通十分便捷。S203线满西油路、阿拉坦额莫勒一一阿木古郎油路的全线通车、乡乡通油路建设的全面完成及满洲里机场的通航,使新右旗完全融入到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路网之中。

美丽富饶的新巴尔虎右旗物华天宝,风姿多彩。奔腾不息的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千百年来始终以其博大的胸怀滋润着巴尔虎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的象征呼伦湖和贝尔湖烟波浩淼、碧波连天,景色旖旎。乌尔逊河将呼伦湖、贝尔湖似血脉般连在一起。“鸟的王国”乌兰诺尔犹如一块美丽的绿宝石,镶嵌在呼伦湖和贝尔湖之间,每当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时节,乌兰诺尔就会成为各种珍稀鸟类的天堂。还有巴尔虎民间祭祀——宝格德乌拉山盛会,神奇的传说——成吉思汗拴马桩,天然浴场金海岸,全国惟一的知青广场——思歌腾广场,惟一的巴尔虎主题博物馆——巴尔虎博物馆等自然地理、历史人文,这些景观均堪称全国一流。夏季这里山川大地皆披绿,无名野花争奇斗妍,气候凉爽宜人,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冬季一片银装素裹,一派优美的北国风光。

新巴尔虎右旗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新右旗将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真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兴办实业,与新右旗携手并进,共创巴尔虎草原美好的明天!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