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金融重组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从投资银行角度来观察一下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总的说来,近10年来,美国经济情况是相当不错的。我们看到有一些基本因素支持着美国经济发展。首先,美国从国防工业转向高科技产业,这个转型是比较成功的。从里根到布什继而到克林顿都很重视国防工业的调整。过去,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和金融界对于经济结构中国防工业这一块的看法与现实发展是有差距的。当时,不少人认为,国防开支的减少将会将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或者说会减缓美国的经济增长。可是,美国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恰恰否定了这种看法。其次,这些年来,美国的宏观货币政策执行得比较成功。从8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美国虽然经历了从里根、布什到克林顿几届政府,但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宏观货币政策一直稳定有效,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再次,近几年来表现得较为明显的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流入美国的资金量比较大,因而对美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相对于亚洲市场,美国市场较为稳定,感受不到亚洲市场所承受的那种压力。

此外,回过头来看,过去几年美国的企业经过改造和兼并,银行体系也进行了改革,这使美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运作发生了很大变化。拿美国的花旗银行集团来说,1998年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组成了一家在全球经营的规模巨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两个集团合并后的资产将近7000亿美元,其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新的金融体制,即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融为一体,并在同一家银行集团内经营上述各项业务。大家知道,美国自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是分业经营的,花旗银行集团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意味着美国的金融体制将发生重大变革,即美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半个多世纪实行的分业经营将转为混业经营,这种合并既节省了人力和经营开支,又增强了经济实力,并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从而扩大了美国跨国银行集团在全球的竞争优势。例如,在完成上述合并后不久,为了扩展国际业务,花旗银行就在日本收购了日兴证券公司,在澳大利亚收购了J.P.摩根的资金管理部等。从花旗银行集团近年来的业务动向可以看到,美国的金融业正在经历着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调整和懂,正在建立一种新的银行制度和确立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方向,以期增加美国大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使它们能无束缚地为全球客户提供各式各样品种齐全的金融产品。

回顾10年前,日本以其充裕的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日本的一些大银行在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曾一度将美国的大银行挤出前五名。可是,现在的力量的对比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大银行经过多年的规模调整、结构调整和金融战略思想的调整,已经重振旗鼓,并从日本银行手中夺回了优势,重登全球最大银行的前几位,至少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日本已不是竞争对手。日本只是近年来,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才允许美国的银行收购日本的银行和证券公司,由此也可看到在金融领域内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业务上的融合。近期,美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新的法案,允许美国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业务上可以跨界经营,这对今后的金融业发展将有很大影响。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在田际金融业方面,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会有新的调整、合并的案例会日益增多。如美国的大通银行等大商业银行可能会收购和控制某些投资银行,以拓展自己的投资银行业务;反过来,如美林、高盛等一些大投资银行也可能会兼并和收购一些商业银行,因为投资银行在金融业务方面也需要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支持发展自身的业务,这意味着金融系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金融系统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布什总统任职期间,一些金融机构因住房贷款过度,出现许多坏帐,从而引发一些储蓄和贷款机构倒闭,有些大商业银行也濒临破产的边缘。为了解决这一危机,美国政府出资创立了信托公司,接管和收购了一些倒闭的金融机构,保护了居民的储蓄,并把这些金融机构及其资产用市场化的方式转卖给私人。布什政府推行的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消除了银行和房地产方面积沉的大量经济泡沫,为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整个90年代,金融在促进美国经济稳定增长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显示出来。首先联邦储备银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利率政策对保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其次,在鲁宾的领导下,财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也卓有成效。美国金融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即从布什政府处理债务危机开始以及之后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重组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金融业的重组也促进了企业重组。过去10年,在美国一些大企业的重组过程中,银行及整个金融业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都可以看到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所扮演的财务顾问的重要作用,而在重组完成后,银行提供的贷款和财务指导对多数企业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在大家都在谈论高科技,要看到由一些尖端的国防技术转化而来的现代高科技,也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高科技的孕育时期需要风险资本的支持,而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则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必需的资金。1999年,在美国的股票市场上,约有60%的融资用于高科技,其中包括电信、互联网、上物工程及其他高科技产品,而40%的融资则投资于传统产业。可以明显地看出,在经济转型时间,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关服务是跟着经济转形走的,无疑,这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从美林、高盛等美国的一些大投资银行近三年的业务量和利润量来看,凡是与高科技有关的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或者说,与高科技有关的业务和利润都要占这些大投资银行总体业务量和利润量的70%以上,这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调整后的资本市场的现状。商业银行的情况也差不多,以花旗银行的国内贷款为例,除了住房贷款和个人贷款外,提供公司的贷款有日益向高科技方面倾斜的趋势。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与花旗银行集团合并后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已不再限于证券那一块,经营范围也趋向于多样化。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提出的一些新的战略设想,如信息高速公路和高科技的发展思路等,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情况也说明,为什么过去几年在外部世界的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包括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和拉丁美洲发生债务危机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能继续稳定发展。

美国今后的经济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我们认为,在促进前一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有一部分因素的推动力将逐渐弱化和失效,而有些因素则会继续起着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如联邦储备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会继续发挥调节和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大量的财政盈余也会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按照克林顿政府和联邦储备银行的设想,这些盈余一部分用于偿还国债,另一部分增加对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开支,这些开支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健康的财政状况和居民对消费需求的增长均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外,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将保持,现在看来,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有关的产品尚有较大的发展余地。从今年美国大公司的盈利状况来看,通用电气公司、花旗银行集团、微软公司等将名列前几位,而微软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则快于前两个集团。可以肯定地说,高科技在美国经济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推动作用。

从另一方面看,有些因素将会发生变化,如近些年来,美国经济一直是在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发展的。由于国际油价的变化和美国国内需求旺盛,通货膨胀率已呈现提高的趋势,这种趋势又会带动利率提高,并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压力。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