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增长出现停滞局面,表现为产量下降和吸引新投资下降。与全球需求比较,世界汽车生产能力过剩30%。由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汽车工业本身调整的需要,预计在21世纪初这种状况还会进一步加剧。国际汽车工业的不景气,迫使各国汽车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以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显著加快,各国在经济上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世界汽车业的联合与并购加速。汽车业跨国公司对产业控制的集中度之高,为各类产业所罕见。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凭借其科技实力和科研开发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使其市场和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汽车潜在需求巨大的地区。就加入WTO对汽车工业的影响看,由于其明显的“幼稚产业”特征,实施一定的保护是必须的。从发展的眼光看,关税的逐步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最终取消都是一种趋势。这也是通过市场竞争,逐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关税逐步减让和非关税措施最终取消以前的保护期限内,正确选择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提高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如果到2005年中国家用轿车进入成熟期之后,中国的家用轿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和综合市场竞争能力都能达到一个可以让人看到前景的水平,那么这种保护是值得的,反之则没有必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汽车工业的产业特性,我们只有以上两种选择,或选其一,或二者并举。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必须实行适度保护与大力扶持并举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