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经过十年的发展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新时期,西部大开发需要从以下十个方面继续推进。
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要素市场和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平等保护牧场权,推进公平准入制度;改善企业融资条件,实行公平税负;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工业集中区,支持和引导新经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制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第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推动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二是探索发展军事工业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建立军事工业产业群;三是积极研发环境友好型产业所需要的新设备和新技术。
第三,制定深化西部大开发的新政策。一是制定“西部大开发条例”,保障西部大开发的法律地位;二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采取区域差别政策;三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应当把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包括在内;四是允许各省市区充分发挥地区银行的融资作用,在西部组建两个股票交易所。
第四,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应将新农村建设资金主要投放在西部地区,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把产权真正落实到农户家庭。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增加贫困地区收入的根本途径,扶持贫困地区找准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第五,探索矿产资源开发经营的新模式和新体制。国家应逐步改变国有垄断企业独资开采和经营的体制,实行国家和地区共同开采和经营的体制,并由国家和地区征收相应资源开发税。
第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应帮助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强化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规划,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物流体系等大问题,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培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第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研究解决西部企业节能、降耗、减排的标准问题,对西部地区相关企业实行必要的政策扶持。探索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科学制定配套政策和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第八,以互利共赢为原则推进东西互动。根据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要坚持互利共赢、市场运作、机制创新、政府推动的原则,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全面推进东西互动。
第九,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联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壮大县域经济,使其成为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第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全面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发展农务经济,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和创业问题。减轻企业负担,扶植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