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为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此两个奖项中又以小说类奖项最具影响力。鲁迅文学奖虽然自1996年以后始有命名,但相应的短篇小说奖和中篇小说奖自1977年已经开始评奖。
以少数民族身份视角观察,据不完全统计,在全部鲁迅文学奖小说类评奖和茅盾文学奖评奖中:
藏族作家获得这两个奖项的人数最多,共4人。他们分别是益希卓玛(女)、扎西达娃、次仁罗布、阿来,前三人以短篇小说获奖,阿来以长篇小说获奖。
回族作家获得这两个奖项的作品最多,共6个。其中张承志3个,霍达2个,石舒清1个。
此外,蒙古族作家有三位获奖,他们分别是白雪林、玛拉沁夫、李准,各有一个作品获奖;满族作家有两位获奖,分别是朱春雨和叶广芩,其中朱春雨两次获奖;土家族作家有两位获奖,分别是蔡测海和孙健忠;鄂温克族的乌热尔图一人三次获奖。
其他如哈萨克族的艾克拜尔·米吉提、白族的张长、达斡尔族的李陀、朝鲜族的林元春、仫佬族的鬼子都各有一个作品获奖,壮族作家王云高作为第二作者,与另一位汉族作家李栋分享一次获奖。
由于小说是现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体裁,因此,小说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文学的影响,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的壮族文学在全国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
作为一个壮族的文学评论家,笔者对壮族文学有一个期待:这个期待就是壮族作家不仅能够开广西文学的风气之先,而且能够走到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前沿,出现为整个中国文坛所认可的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