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永觉元贤《鼓山志》及其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收藏

佛寺志是中国佛教史书的一个重要体裁,记载寺院的环境地貌、建筑结构、经济田产、高僧住持、檀越护法以及兴衰沿革和派系传承等诸多内容,是研究中国佛教最直接的资料之一。鼓山是佛教名山,在盛唐以前却并不被地理史学家所重视,直到建寺以后,其景色秀丽才为世人所知,而且因其高僧辈出而名闻天下,后来鼓山涌泉禅寺甚至被尊为“闽刹之冠”。鼓山寺院之创建,始于唐建中四年(783)。僧人灵峤应从事裴胄之请,诵《华严经》于此,降服毒龙,于龙潭旁建华严寺。梁开平二年(908),闽王审知填其潭为寺,请僧雪峰义存的弟子神晏住持。此后千余年来,该寺一直为禅宗之名刹,神晏因此被尊为开山第一代祖师。宋真宗咸平二年(999),赐额“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住持善缘了心禅师应诏入京说法,轰动一时,深得皇帝恩崇,于是升院为寺。清代的康熙皇帝又御题匾额“涌泉寺”。康熙五十三年(1714)与乾隆七年(1742),朝廷两次颁赐藏经,足见涌泉寺声誉之隆。明清时期鼓山涌泉寺为传播曹洞宗禅法的重镇。明末清初无异元来、永觉元贤等住持鼓山涌泉寺,大扬曹洞禅风。此后,元贤的弟子为霖道霈承继其法,并经门人惟静道安、恒涛大心至遍照兴隆等,形成曹洞宗之“鼓山系”。清代曹洞宗有寿昌系和云门系两派,以寿昌系势力最大;而寿昌系三个支派博山系、鼓山系和东苑系之中,又以鼓山系影响最大,一直传承、影响至近代的虚云和圆瑛两位佛教高僧,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鼓山为我国重要的佛经刻印和流通场所,以刊刻精美而为世人推崇。鼓山刻本很多都是作者亲自主持刊刻,讹误甚少,极具版本价值。本文研究所依据的永觉元贤《鼓山志》为修《四库全书》时的采进本,不但刊刻精美,而且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善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