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天,我的一位韩国朋友发出邀请,约我同去参加仁寺洞惠仁寺礼堂里举行的一个外国人电影节,喜欢电影的我欣然前往。去了之后我才发现,这次电影节的组织者是外国人劳动者,这些电影大部分为纪录片,记录了外国人劳动者在韩国打工的境遇。当然,这里的外国主要指东南亚、南亚各国——尼泊尔、缅甸、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等等。电影的导演大部分为外国人劳动者团体的组织者们,他们大部分都在30岁左右,肤色不同却操着不同熟练程度的韩语交流。与此同时,活动现场的服务人员大部分为20多岁的韩国志愿者,他们生龙活虎,活泼热情。而坐在观众席上的,当然大部分是棕色皮肤的男女老少,也有少数白色皮肤和黑色皮肤,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黄色皮肤的韩国人。
电影节的上半部是几部纪录片的播放,中间穿插了几个南亚、东南亚国家各有千秋的文艺节目。下半部是后续庆祝活动,活动地点转移到一个能容一两百人的酒吧。在这里,一反人们在礼堂里严肃悲哀的面孔,外国人劳动者们载歌载舞,异国风情轮现舞台,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台上不同肤色的表演者们歌舞狂欢,台下韩国年轻志愿者们各种欢呼助威的声音体态无形之间成为一台附和的表演。总之,当时的大厅里各种肤色的人们融为一体,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高潮。
节目当中,一个乐队组合的歌声震动了整个酒吧,后来经了解我才得知,这个外国人劳动者乐队组合是由来自三个国家——尼泊尔、缅甸、韩国的四位青年劳动者们组成的,现在韩国已经小有名气,经常收到各种演出的邀请。他们曾在2003年外国人劳动者大型抗议示威活动中起到极大的鼓舞人心、团结一致的作用,他们用韩国语作词,曲子也采用了韩国人熟悉的旋律,他们的代表作《反对强行搜捕》和《我们是劳动者,保障我们的权利吧!》不仅为懂或者不懂韩国语的外国人劳动者所歌唱,如今也已被众多韩国人知晓,这个乐队还将20世纪80年代韩国著名打工诗人朴劳解的诗谱成歌曲,多次登台演唱。而经朋友介绍,我得知,外国人劳动者在韩国的活动渠道不仅是电影文艺,而且全国还有45个外国人劳动者协会的分会,这些协会都是劳动者们自发组织的业余协会,负责替广大外国人劳动者们协商各种劳动问题,比如:儿童问题协会、广播电视协会、妇女问题协会、工伤协会等等。
谈起外国人劳动者们的积极活动,还要追溯到2003年的外国人劳动者示威事件。近十几年来,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韩国市民们不断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不愿再从事繁重劳累的体力劳动。这样,韩国社会出现了大批的外国人劳动者,他们几乎包揽了“三d”工作,即dirty、dangerous、difficult。而大批劳动者的输入也给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一些之前未有的问题,比如劳动者的教育、医疗、工伤、工资等各种问题。2003年韩国政府曾下令将居留四年以上的劳动者遣返回国。当时引起了全国外国人劳动者们的强烈抗议,从11月16日开始,劳动者们在首尔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连续进行了85天的示威活动。这段时期内有11名外国人劳动者在地铁铁轨上卧轨自杀,表示抗议。
2003年的示威虽然没有使政府公开下达让步决策,但却使外国人劳动者们由无组织状态逐步变得有组织起来,之后的外国人劳动者活动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立起来。随着这些团体和韩国政府一步步协商,劳动者的权益也逐渐得到伸张。
然而,在许多外国人劳动者们不懂韩语、不懂韩国法律的情况下,劳动者团体又是如何有针对性地组织起来,如何与韩国政府对话的呢?一位来自尼泊尔的劳动团体组织者告诉我,在这其中韩国各种NGO团体和韩国朋友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他们通知劳动者们韩国法律政策的变化,他们帮助劳动者们同政府对话、组建团体。比如现有的外国人活动团体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外国人劳动者广播台——MWTV,这个台的申请以及节目制作等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和采编人员,其中参与采编制作的是来自各国的几位劳动者,而更多的则是愿意参与志愿活动的年轻韩国学生、韩国社会活动家等。目前这个台运营资金的资助委员中大部分都是韩国人和韩国社会团体。参与志愿和资助活动的韩国人有社会活动家、教授、艺术家、学生、家庭主妇等,也有酒吧老板等商业从事者。
近几年来,韩国社会中外国人劳动者剧增,他们成为韩国社会的一块调色板,展现出韩国社会的各种问题。韩国社会很难再以单一民族的形态出现在国际社会,从而,单一民族的惯性思维方式也似乎不再适应韩国社会。如今,在韩国已有“100万移民时代”的说法,100万的外国人已经占到韩国人口的1/37 之多。无疑,这不是一个可以敷衍或者忽视的数字。而且,事实上,外国人劳动者们虽然不一定全懂韩语,但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参与了韩国政治,尽管他们没有合法的政治权利,但市民运动中却不乏他们的身影。例如2008年韩国反对李明博的示威游行就有外国人劳动者的参与。不仅如此,他们在女权、儿童、工伤等各种权利的争取活动中,往往和韩国的一些NGO联袂在一起,要求的不仅仅是哪个民族的利益,而是跨民族性弱势群体的利益。
而对韩国人来讲,大部分韩国人还停留在固定的单一民族思维界限上,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外国人劳动者,在“你认为外国人劳动者是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中,“身上有股怪味儿”、“说话叽里呱啦”、“皮肤黑黑的”、“衣服花花绿绿”等这些大部分人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外国人劳动者们的认识。但也有少数韩国人已经认识到外国人劳动者在韩国社会中已不容忽视,为了维持和谐稳定的韩国社会,解决外国人劳动者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他们便成为积极帮助外国人劳动者的重要力量。当然,韩国还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像朴劳解一代的老活动家们,曾在七八十年代遭受过类似的劳动迫害,他们将心比心,出于对外国人劳动者们的同情,又加上自己惯有的民主意识与斗争精神,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而更令人值得展望的是,参与活动的韩国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受到上述长辈们的影响参加活动,而据笔者的接触,更有多数是受西方兴起的NGO影响,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还有少数是受到韩国左派影响,在摸索反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参与到外国人劳动者活动中的。
韩国,向来被我们认为是一个单一民族的邻邦,同样存在着多元共处、和谐共存的问题,也许这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特征。
《读书》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