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要素:建筑、知识和组织。很显然它们都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探讨城镇发展的关键单元是建筑与活动耦合,这一耦合既不是指建筑本身,也不是指“生产”建筑所需的知识,它是城镇发展的必要构件以及城镇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质上,这一耦合是建筑要素与使用或生产这些要素的直接人类活动相互支持的组合。城镇化发展具有动态特性,某些特征(如其固有稳定性)与新达尔文进化论基因的特征类似。因此,从生物进化理论视角研究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协同创新机理,旨在加深我们对城镇化健康发展进化过程的理解。
曲峰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运营管理、区域经济及创新管理。出版《绿色运营战略》《绿色创新》等8部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规模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15篇相关学术论文被ISTP收录。参与完成政府委托研究项目,主持多项国家、省级规划项目。本课题相关研究报告如《关于加快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建议》《郑州开封统筹协调发展的研究》《推进郑汴新区建设研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协同创新机制与政策取向研究》等,被省、市政府采用。1998~2005年任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科技副区长,主要负责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与河南工业大学建设项目,直接参与郑州市城镇化发展研究与实践工作。
董宇鸿: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出版《电子商务概论》《股份制改造理论与实务》等6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6篇学术论文被ISTP收录,核心期刊5篇。主持、参与完成省规划项目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