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构建新的认同
在线阅读 收藏

Burawoy在分析资本主义工厂的劳动控制时指出,如果工厂环境外的制度因素不能内部化,那么社会层面的平等法权与工厂层面的等级制度将产生断裂,从而可能导致工人对于工厂劳动控制的抵制。为此,资本主义工厂通过建立内部劳动市场、确立内部国家这两种制度化手段以及劳资双方认可的车间文化,制造出工人对于工厂制度的认同。这些制度化的劳动控制手段,从经济、政治、道德等不同层面,将工人的劳动行为纳入工厂的制度轨道。1308676

Walder在分析中国传统国企的控制模式时也指出,通过涵盖经济、政治与道德层面的控制手段,国企实现了对于工人的有效控制。其中,借助对于社会—经济资源的高度控制、工厂管理的政治化这两种制度化手段及“权威的制度文化”,导致了工人对于国企的依附与认同。1308677

国企的市场化转型,导致劳动控制手段的巨大变化。Walder所揭示的国企对于社会—经济资源的高度控制及工厂管理的政治化,已经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趋向终结;与之相应的“权威的制度文化”也随外部资源增加和人员流动而发生诸多变化。制度基础的变化,使原有的认同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对于国企管理层来说,如何在新的国企制度条件下构建认同,以争取稳定的效率,成为其必须面对的任务。

本章将根据B厂的实地调查资料,考察市场转型期的国企采用了哪些劳动控制手段,说明政治、经济、道德这三种劳动控制手段所起作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试图进而探讨国企管理层在原有的认同基础不复存在的情况中,如何在市场转型期的工厂中努力构建新的认同。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