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文之详述,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得不面对的、全球范围的巨大梦魇。大致来看,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这四大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普遍性问题。同时,根据每个国家的不同国情,生态危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中国,生态危机就突出表现为“人口—环境”难题和生态二元化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是作为普遍性的危机,还是表现为特殊化的难题,生态危机的内容和本质是高度一致的:生态危机包括三个维度:人类征服自然、奴役自然的自然观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错位;身心二元、主客二分的身心观导致的人的身心关系的对立。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生态危机“首先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其次是人际关系的极度冷漠,最后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空前空虚”。
工业文明及其推崇的、遵循的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现代人傲慢自大的心态,现代人把自身凌驾于一切其他生命存在之上,把自然视为征服、控制和奴役的对象,但是人类对自然依存越低,它的生存便越贫乏越卑微。在现代人那里,“地球就不曾有过生命,它的恰当的角色是能源库、物资库、垃圾场。工业化为了得到能量不惜毁灭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而正是因为不惜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才得到了足够的能量和物资,以支撑滚雪球一样指数增长的经济发展”。
工业文明及其推崇的、遵循的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现代人在天人二元之间功利的算计,但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人际和人心之间。在工业文明语境下,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他人即地狱”“人和人的关系即狼与狼的关系”等极端价值观在实践中大行其道,反映到生态环保领域便是生态的二元化和环境的非正义的出现。
工业文明及其推崇、遵循的人类中心主义还带来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消费机制巧妙地制造一种假象,使得‘享受’生命仿佛是人们自发的人生追求,追求生命的幸福感具有毋庸置疑的合法性。但这种享受仅仅意味着精神与物质的消耗,却不能为文明带来任何创造性的精神增长,相反这种享受是以人类内在自然的极度萎缩、外在自然资源的加速消耗为代价。”
正如卢风教授指出的那样:“人类追求无限的根本转向,即由追求精神转向追求物质导致了今天的生态危机。现代西方文化的物质导向,使人类物欲汇合成汹涌激荡的‘大洪水’,这段‘大洪水’正冲击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为能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人类必须拓展自己的价值视野”。
基于对生态危机的不断反思,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掘墓人开始登上人类文明史的舞台。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社会超越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绝不仅仅是人类为应对生态危机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更是生产力尤其是生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生产力是最大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根本动因。从生产力发展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共生共荣的、一种整体论的文明形态。而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也包括三个维度:生态文明的实然之维——整体主义和民族利益接合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的应然之维——实现“平等对话”的人与人的关系;生态文明的超然之维——信仰“天理人情”的人的身心关系。
总之,生态危机只是工业文明语境下的非常态现象,随着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文明。但是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笔者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路径是构建人的主客体一体化的生存方式。即通过从根本上改变人、改变现代人的生存方式这一渠道,化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笔者认为,在生态文明语境下,人的本真的生存方式是主客体一体化生存方式。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人自身以外的世界的手段、方法和途径,也是人类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审美、自我总结经验教训的路线、方针和策略。在实践中改变人的生存方式意味着重新理解人、自然及其相互之间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人作为实践主体出现客体化趋势,自然作为客体出现主体化趋势,通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二者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由此形成人的本真的生存方式。人们只有自觉在实践活动中坚持从非本真的生存状态向本真的生存状态积极蜕变,真正的生态文明才有希望来临。
但是,抽象地讲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为此,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优先培养和发展生态人才。这是因为,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从物质和制度层面进行构建,更加需要从精神和心灵层面加以淬炼。易言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场针对工业文明语境下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我们要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沿着人才优先发展的路径走下去,通过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从经济人、消费人、机器人发展成为具有掌握生态知识、拥有生态智慧、按照生态理性行事的生态人才。
综上所述,长期浸染在工业文明和人类中心主义语境中,现代人已经步入心灵的荒原,伴随着欲望的膨胀,人类的足印无限扩张,给生态系统强加的负荷已然使自然不能承受之重并逐渐把自然挤到了地球的边缘。人们亟须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方式,通过改变生存方式的途径,来拯救原罪的灵魂,慰藉空虚的心灵,唤醒清明的理性,转变为本真的生存方式,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之上。
作为一个为迎接生态文明之光并夜以继日奋斗着的人来说,笔者始终坚信这一天必将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