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这个在清代集中了全国35%的科举发达县、近半数专家学者和大半巍科(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会元的统称)人物的地区,至今成了中国经济辐射能力最强、百强县最多、城市化水平最高、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地区。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长江三角洲数百年教育中心的回报。
笔者曾通过明清全国100余个科举发达县产生了全国2/3的人才等史实比较、分析,得出了明清全国人才中心随科举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科举中心实质上就是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结论。也就是说,科举发达县即教育发达县。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2001年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和“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笔者比较后发现,这两个名单中的百强县与清代科举发达县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此现象折射出一个深刻的内涵: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各地区的历史人文底蕴已成为衡量当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教兴国战略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