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的名称,看起来像个学术团体,毫无政治色彩。然而,事实上,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格局中,与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1948年国统区中联出版社编印的一本《中国党派》小册子,在介绍九三学社时,开篇第一句就是:“九三学社,虽以‘学’字为号召,事实上乃系政治性的结社。”可谓一语中的。
且看《九三学社章程》总纲(2012年12月九三学社第十次代表大会修订,下同)对九三学社的表述: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九三学社章程》总纲对九三学社还有如下介绍:
本社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国共和谈和旧政协期间,本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反对内战,反对独裁。解放战争期间,本社严正声明不承认伪“国民大会”,赞成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随后,本社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本社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政协章程总纲为自己的政治纲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组织成员参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和医药卫生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本社进一步明确了性质、地位和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半个多世纪以来,本社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同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宏伟事业中风雨同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携手前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奋斗,发展成为一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
发轫于山城重庆的九三学社,最初不过寥寥数十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犹如雪域融冰,涓涓细流,千折万转,终竟汇成入海的江河。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九三学社在全国已有30个省级组织,289个设区市级组织,全国社员总数达132000余人。社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共有1938人、各级政协委员共有10029人,担任县处级以上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共有1042人。九三学社先后拥有17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社员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选、黄昆、师昌绪、谢家麟、程开甲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屈指算来,九三学社从建社到今天,已经走过68个春秋。如果将它放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考量,短暂如白驹过隙。不过,九三学社的发起者,却大多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这段百年沧桑,几乎浓缩了中国有史以来的一切悲喜剧,其战争之惨烈,社会之动荡,人民之困苦,天地之翻覆,新旧之撞击……可以说,史无前例。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反差巨大、对比强烈、触目惊心的时代背景,当我们展开九三学社这幅算不得厚重的历史图卷时,呈现在眼前的,自然也是山奔海立,云起雷行……还有,一个个披肝沥胆的热血人物,叙说不尽的往事,动人的情怀……